說是要去申城和鵬城買房,江佳妮其實也沒那麼樂意。
九十年代的住宅戶型都不是很理想,江佳妮喜歡的有限。
所以陸向陽後來又勸了勸,她就放棄了。
打算等到兩千年左右的時候再去買那些戶型設計更加合理的新住宅。
不過她也隻是放棄了去其他城市買房,卻沒放棄在首都買房。
首先就買了個四合院。
一個二進的四合院,大概兩百來平,有前後小院,花了兩百萬。
江佳妮出錢的時候心疼的直抽抽,可是想到未來這兩百萬可能變成兩個億,又高興的嘴巴都合不攏。
再然後就是臨街商鋪住宅樓以及四環的民宅。
她現在其實更喜歡買民宅。
民宅,就意味著有拆遷的可能,拆遷就意味著房子和錢。
江佳妮上大學的時候有個同學家裡就是首都拆遷戶。
她家說來也挺逗,本來是三環的民房,結果要拆遷,拿了房子和一筆補償款之後,他們就用這個補償款去四環買了宅基地蓋房子。
結果沒幾年,四環的房子也要拆遷。
隻好又拿了房子和拆遷款,然後拿著拆遷款去五環。
那時候她家裡都想著都五環了,總不能再拆了吧?
結果嘞,還真就又碰上了拆遷,然後又是拿房子和拆遷款。
九十年代到二零一五年,二十年間他們家就一直蓋房子,住沒幾年,房子沒了,繼續蓋房子,住沒幾年,房子又沒了。
最後她爹煩了,乾脆拿著後來的拆遷款去了周邊的山裡。
覺得都搬到山裡了,總不能還拆遷吧?
結果這次人家直接把這片山裡劃定了要開發風景區,得,剛蓋好還沒裝修的房子又沒了。
就算又拿了房子和錢,也不能彌補她爹的怨氣。
她爹實在沒招了,專門找一個在房管局的人打聽了絕對不會拆遷的地方,然後直接買了人家已經蓋好的房子,這才總算停止了這種不斷蓋房子的經曆。
這種每次都能壓中的暴富方式,知道的人就沒有不羨慕的。
可是對那個同學的爹來說卻是不可承受之重,心酸的要命。
他不就是想住的接地氣一點嗎?怎麼連這個機會都不給?
江佳妮當時還問那個同學為啥不去市中心再買四合院呢,畢竟市中心的四合院那是絕對不會拆的,都下了文件了。
那同學也無可奈何。
他們家的拆遷款增長速度趕不上四合院的價格增長速度。
要是把分到的房子賣掉倒是能買得起,但是她爹想,其他人都反對。
首都的房價每天都在漲,傻子都能看出來這些房子潛力無窮,怎麼舍得就這麼把房子給出手了?
當然,隨著手裡的錢越來越多,加上她爹做生意還算不錯,他們家後來還是賺到了買四合院的錢的。
可那時候要做生意,總不能把生意關了就為了買個四合院吧?
於是隻好作罷。
這種事對本人來說大概是痛並快樂著,但其他人快羨慕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