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教主正在丞相府內等著我們”
“我們還是先去丞相府吧”
宮裝女子開口道。
“走”
錦衣男子這才離開了這裡。
秦楓和林少媚也一起走入了貢院之內。
武舉的報名非常的簡單。
隻需要繳納十兩銀子。
然後將自己的名字寫上去就可以。
“三日之後你來貢院廣場,參加武舉”
衙役將一個木牌子交給了秦楓。
同時也告訴了秦楓參加武舉的時間和地點。
三日的時間,一轉眼便過去了。
大魏武舉也如期的舉行了。
這三日以來秦楓都和林少媚,黃素素待在一起。
三人都沒有出過客棧的門。
當秦楓來到貢院廣場之時,這裡早已經人山人海了。
當然這些人之中,很多人都不是武者,或者沒有考取武秀才,根本進不了武舉。
他們隻不過是在這裡看看熱鬨。
想知道誰能夠獲得武莊園。
在廣場的前方,已經搭起了一個巨大的台子。
在這個台子之上坐著十多個穿著官服的中年男子。
這些人便是這次武舉的主考官兵部尚書,以及兵部的一些大小官員。
午時一刻。
兵部侍郎上前一步,大聲的說道“大魏武舉院試正是開始”
“下麵由兵部尚書王大人宣布院試規則,以及武狀元賞賜”
兵部侍郎說完,便將目光看向了王尚書。
王尚書這才站起來說道“大魏武舉的規則還是和往屆一樣,分為五項考核”
“分彆為心法,舉石,射箭,身法,以及比試”
“”
王尚書緩緩的介紹起了武舉的規則。
聽到王尚書的介紹,秦楓才明白了所有的規則。
隻有將枯木長春功修煉大成的,才能獲得甲等成績。
入門和小成分彆丙級和乙等。
沒有修煉者為合格。
但成績計入總成績之中。
舉起一千五百斤石頭為合格。
舉起兩千斤為丙等。
舉起三千斤的石頭乙等。
舉起五千斤石頭為甲等。
不能舉起一千五百斤的石頭淘汰,不可參加剩下的比試。
兩百米外能射中三次靶心者為合格。
射中五次靶心
者為丙等。
射中七次靶心者為乙等。
射中九次靶心者為甲等。
不能射中兩次靶心者淘汰,不可參加後續的比試。
身法考核乃是從京城外六十裡外的一處涼亭回到貢院。
半個時辰之內回到貢院為甲等。
三刻鐘內回到貢院為乙等。
一個時辰內回到貢院為丙等。
一個半時辰回到貢院為合格。
一個半時辰內不能回來,便淘汰,不能參加剩下的考核。
比試便是剩下的武舉,通過抽簽,兩兩對決。
勝者晉級,敗者淘汰。
在宣布完規則之後,王尚書再次開口說道“這次武狀元的獎勵和以往的獎勵不同”
“這次獲取武狀元之後,便可以成為太守,而且還能自選城市”
聽到王尚書的話,眾多的武者全都激動了起來。
“什麼,這次武狀元的獎勵居然是太守”
“還能任選一座城市為太守”
“太好了,我可以成為京城的太守了”
“太守可是三品官員啊”
“”
秦楓聽到王尚書的話,也非常的激動。
在往屆武舉的狀元,全都是賞賜縣令的職位。
如果他能獲得武狀元的話。
那他便能擔任北海城的太守。
這樣一來整個北海都是秦楓說的算。
他也能更容易娶親了。
隨著王尚書介紹完,武舉的比試也開始了。
僅僅半個時辰便登記完畢。
秦楓知道這枯木長春功是什麼功法。
也知道登記枯木長春功乾什麼。
所以他和林少媚都登記了未修煉。
在武舉的廣場之上,放著四十多個石頭。
這些石頭最少的都是一千斤以上。
最重的已經達到了五千斤。
“一千五百斤,合格”
“兩千斤,丙等”
每一次的考核,侍衛都會大聲的通報。
“秦楓,五千斤石頭,甲等”
記錄員大聲的通報秦楓的成績。
“這小子是誰”
“這麼瘦小這麼舉得起五千斤的石頭”
“這是
“”
眾多的武者看到秦楓舉起五千斤的石頭,都非常的震撼。
他們這些人勤學苦練幾十年,卻僅僅隻是能舉起兩千多斤的石頭。
而秦楓一個這麼年輕的武者,居然能舉起五千斤的石頭。
不過接下來的一幕,卻讓他們的眼珠子直接掉了下來。
因為一個非常的漂亮的少女,將五千斤的石頭舉了起來。
“林少媚,五千斤,甲等”
記錄員也非常的懵逼。
“這這怎麼可能”
“一個女孩子居然能舉起五千斤的石頭”
“我是不是眼了”
眾多武者紛紛搖了搖頭。
他們根本不相信眼前的一幕。
秦楓舉起五千斤的石頭,他們還是能夠接受。
但林少媚可是一個女子。
而且還是一幕十八九歲的少女。
這讓他們怎麼能接受。
“林少媚,秦楓怎麼會這麼厲害”
“當年林少媚可僅僅舉起五百斤的石頭”
“”
眾多北海城的武秀才都非常的懵逼。
在去年,他們這些人和林少媚,秦楓一起參加武舉。
那個時候秦楓,林少媚僅僅隻是舉起幾百斤的石頭。
怎麼才一年不見,秦楓和林少媚就進步了這麼多。
而他們卻僅僅隻是能舉起一千斤的石頭。
也才剛剛合格而已。
“果然不出我所料”
相比於其他人的懵逼,夏紅豔就要正常很多。
她對於今日的成績,早就已經料到了。
畢竟秦楓和林少媚的天賦非常的出眾。
估計這次武舉的武狀元和榜眼就是秦楓和林少媚了。
武舉的前四項考核一直持續了三日的時間。
秦楓和林少媚也分彆拿下了射箭和身法的甲等。
同他們一起拿下甲等的也僅僅隻有馮海興和孔琳兩人。
這馮海興和孔琳便是秦楓那日遇到的錦袍男子和宮裝少女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