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下軍令再戰敵寇 轉軍營巧遇閻誌_魂穿漢末:再鑄大漢輝煌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魂穿漢末:再鑄大漢輝煌 > 第44章 下軍令再戰敵寇 轉軍營巧遇閻誌

第44章 下軍令再戰敵寇 轉軍營巧遇閻誌(2 / 2)

刀盾兵見到劉和,掙紮起身行禮,被劉和按回床榻。

刀盾兵哭著解釋道

“校尉大人,我不是有意的,我見那賊首左校要跑,一時著急,從崖上滾下去,才摔傷的。”

一旁的瘍醫也說道

“嘿,稟告大人,這小子每次打仗都挺勇猛,衝的最猛,受傷也是最多。這小子還看過不少書,認識不少字哩。”

劉和見那刀盾兵與自己年齡一般,也就二十二、三歲,雖不是很強壯,卻有一股子狠勁,便安慰道

“等你傷好了,再跟我殺賊寇,若立下功勞,我不吝給你封賞。瘍醫說你讀書識字,若不想廝殺,也可做個軍吏。”

哪知那刀盾兵抱拳哭道

“校尉大人,我不要封賞,也不要做軍吏。我隻想有朝一日,與鮮卑、烏桓廝殺,救回我哥哥。”

鮮卑、烏桓是東漢北部的蠻族,兩族都發源自被匈奴打敗的東胡。

烏桓投靠東漢,分散於邊疆,尤其是幽州各郡,常出兵幫助東漢平叛討匪,東漢有意蓄養烏桓,用以牽製外族或兵員。

鮮卑生活在大漢以北,相對獨立,實力強大,雖名義上臣服於大漢,但時常侵擾大漢邊陲。

東漢國力衰弱,鮮卑、烏桓便常蠢蠢欲動。

中平年間,幽州爆發漁陽人張舉、張純之亂,二人夥同幽州三郡烏桓一起叛亂。

這才有了公孫瓚幽州討賊,劉虞做幽州牧平叛的事情。

劉和聽這刀盾兵與鮮卑、烏桓像是有大仇的樣子,忙問其緣由。

那刀盾兵哭著說道

“稟校尉大人,我本廣陽人,名叫閻誌。中平四年(187年),張舉、張純叛亂,我父母被烏桓惡匪所殺,哥哥閻柔為掩護我被烏桓所擄。我參軍,隻為有朝一日,殺儘烏桓、鮮卑,救回我哥哥!”

閻柔?好像很熟悉。

劉和絞儘腦汁想了半天,隻覺得這名字很熟悉,好像在曆史上率領軍隊擊敗過公孫瓚的樣子。

劉和再看那閻誌,更加順眼了。

“汝莫急,專心養傷,待你傷好後,吾必重用你。待我幽州軍力強大以後,必除烏桓、鮮卑邊匪,將你哥哥救回來!”

閻誌大喜,慌忙感謝劉和。

劉和安慰一番,又叮囑瘍醫好生照顧閻誌,便領荀攸出帳。

荀攸不解的問道

“主公,吾素知您知人善用,可閻誌乃一兵卒,有些聰慧、狠厲之勁罷了,為何主公對其如此看重?”

劉和當然不能說是因為自己開了天眼,知道東漢大致的情況,隻能解釋道

“吾觀閻誌此人,為解救兄長參軍,乃是有情有義之徒。且閻誌聰慧,能讀書識字,其人便有才華。作戰勇猛,不畏險地,雖傷但勇,其人便有勇毅。如此之人,不重視培養,豈不錯失良玉乎?”

荀攸佩服的點點頭

“主公真乃慧眼,眼光獨到,攸差之遠矣。”

劉和被荀攸的馬屁拍的有些飄飄然,忙說道

“哪裡哪裡,公達之才遠勝於我,公達之才乃長於謀略,善於軍事,乃吾張子房也。”

荀攸被說得不好意思

“張良之謀,傳自黃石公,乃神人也,吾遠不如也,主公高抬。”

二人正說著,迎麵碰上周倉、裴元紹二將。

裴元紹大大咧咧的喊道

“主公,俺與周老弟挑了半天,足足有五百多人,都是精壯的漢子,實在不忍心放棄,俺求主公收下那一百多人,讓他們押送糧草也可以啊。”

劉和對二人多選了兵卒一事毫不在意,說道

“無妨,那便都留下,予以你二人管理。你二人之才,遠不止五百兵卒。但要說好,汝二人要管束好兵卒,切莫犯錯!”

裴元紹拍著大光頭保證道

“主公放心,俺絕對能管好那幫小崽子,誰要是敢犯了軍規,俺裴元紹親手砍下他的狗頭!”



最新小说: 重生鳴人之忍者之神 四合院之小學堂 通天法師 錯穿末世,活下來才是硬道理 三國之大魏皇帝 絕外之道 從神開始的世界 高貴 人在假麵開局獲得夢比優斯天賦 三國:有了總管的劉備不好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