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把朱鳳給“伺候”美了,回頭怎麼好意思讓張周為自己說話,怎麼把威寧伯的爵位給拿回來
王越既懂得打仗,也是個人精。
就算這場仗取得的戰果再大,隻要那些文臣不滿意,那他的爵位就很難拿回。
但若戰果其實一般,隻要張周等人在皇帝麵前多給他說幾句話,那爵位就回來了。
這是在打仗嗎
這是在玩政治
要不是要掩人耳目,不能帶太多兵馬,不能調給朱鳳太多人,不然王越還真打算讓朱鳳帶著最多的兵馬,到最不危險的地方去撿漏,甚至讓他給朱鳳當副將都行。
什麼名聲名譽的
把威寧伯的爵位還給我,我給你們當孫子都行。
偏頭關的夜晚非常喧嘩。
韃靼人也是派了幾波人到城塞內探查,甚至還派了小股的人馬殺進城轉了兩圈,配合著各路人馬追擊明朝逃兵的豐厚戰果韃靼主力,尤其是火篩本部,終於確定了明朝是丟下偏關跑路去了。
也就是在當天入夜之前,火篩親自帶兵進駐到偏關內。
搶劫非常順利
將士們看到城內近乎堆成山的糧食,還有各種沒來得及帶走的攻城輜重,想到這是在兵不血刃的情況下,隻靠威懾力,就讓大明將士乖乖把城池拱手相讓,韃靼人便產生一種自豪的感覺。
但也就在他們劫掠的同時,有人在城內抓到了明朝留下的哨探,並起獲了一種很奇怪的“武器”。
火篩的頭號大將,力巴克親自奏報火篩。
在火篩看過東西之後,也沒明白過來究竟是怎麼回事。
“太師,城外或不安穩,明朝軍隊隨時會殺回來,王威寧也可能在宣府鎮,還是應當將各部人馬調遣回關”
力巴克提到王越,還是有些忌憚的。
火篩隻是蒙郭勒津部的族長,並不是太師,但在去年也就是弘治十一年,火篩帶兵突入明朝腹地,並劫掠了大同一線後,達延汗為了體現出對火篩的倚重,特地讓人給他加封了個名譽太師的職位。
而達延汗跟火篩真正交惡,並決戰的年份是正德三年,在這之前,火篩名義上都是達延汗的臣子,雙方利益多有互通。
火篩作為大明邊軍最忌憚的煞神,不但戰場上驍勇善戰,謀略也非同一般,他自幼便接受中原文化的熏陶,對於兵法什麼的非常熟悉,他果斷意識到,這座留下的空城,就好像是一座墳墓。
“傳令下去,今夜所有兵馬出城駐紮從回勒部開始,依次出城”
火篩這次親率的,雖然是蒙郭勒津部的主力,但其實草原還有很多依附於蒙郭勒津部的小部族,這些部族在打硬仗的時候多要衝鋒在前,但在收獲戰果的時候,則要靠後。
回勒部在進關城的時候是最後,進城還不到半個時辰,所搶的東西應該是最少的。
但出城的時候,回勒部卻要打頭陣。
力巴克不解道“有城郭,還要駐紮在城外”
火篩沒有跟力巴克解釋太多,隻吩咐讓執行軍令。
午夜時分。
當回勒部已出城完成了紮營,後續的一些人馬也相繼在出城時,一聲近乎地動山搖的轟響,就好像是平地起驚雷一般,打破了夜晚的寧靜。
偏頭關城東南的城牆,在這一聲之後,直接被炸塌。
連後世爆破時,鋼筋混凝土都能炸塌的黃火藥,也是第一次在戰場上呈現出其威力。
就在韃靼各部族沒摸清楚狀況時,接連的爆炸,又在城內響起。
“早了呀”
王越聽到巨響時,此時兵馬距離城關還有四五裡路。
“下令,突擊車馬不停”
王越的軍中,除了有騎兵之外,還有一些馬車,所運送的都是一些火炮、火銃等。
從土木堡之戰後京師保衛戰中,大明在跟韃靼人交戰中,火器的威力得到真正的展現,從那之後大明也一直是以火器作為對付韃靼人的利器,近幾十年來,火器改進也非常迅速。
大明的騎兵,便在偏頭關各處爆炸轟鳴的背景聲中,兵分三路快速突進。
除了左右兩路各五百人馬之外,王越親率的兩千中軍人馬,則直奔已出城駐紮的回勒部方向而去。
此時的火篩,尚且還在城中,他隻是覺得這城內有危險。
既然是來搶劫的,自然要滿載而歸的,料想幾個時辰應該也不會出問題,畢竟大明各路撤退的兵馬,也沒有虛張聲勢誘敵深入的征兆,大明總不能還能在這種情況下,藏得住一隻能跟他本部人馬抗衡的軍事力量吧
但當在他親眼目睹之下,偏頭關的城門樓,在衝天的火光中轟塌,幾十名駐守城樓的部族勇士直接被炸飛上天,以及甕城的城牆都應聲塌陷時
他這才意識到。
好像明朝並不需要埋伏多少人馬,就能跟他正麵交鋒。
“太師,王威寧來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