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部左侍郎_大明第一貢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明第一貢生 > 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部左侍郎

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部左侍郎(1 / 2)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翌日朝議之前,眾大臣大多數方才聽說張周已於前日回到京師。

“回來了怎不見他來朝堂還是說”

“或許他如今就在宮裡呢”

朝中人提及張周,都帶著點回避,卻還是很羨慕的,回京之後跟皇帝在朝議之前開個小會,甚至跟皇帝一起到朝會現場。

這待遇,旁人還真沒有。

很多人也過去問詢馬文升和內閣三人,有關張周回京的情況。

四人同樣沒見過張周,不知道現在張周人在何處,自然也就不知道張周回京後的安排,尤其涉及到張周官職上的安排。

直到朱祐樘出現在奉天門,朝議開始,也沒見張周的身影。

眾人又開始疑惑起,這張周回京的消息是否是捕風捉影

“諸位卿家,秉寬昨日回京,朕已宣見過他。”朱祐樘在朝議中,主動帶出張周的話題。

眾人屏氣凝神,知道眼下可能馬上要進入正題。

朱祐樘道“朕本想以其為萊國公,此事已在朝堂上言明,但以他的意思,還想多為朝廷做些事情,爵位之事他並不著急。”

還能這樣

有爵位不要,不著急那什麼時候著急等他年老還是說他準備得下一次的軍功

朱祐樘補充道“朕跟他所說的,是萊國公的爵位,朕先給他記下了,等將來某個時候,再將爵位加到他身上。”

“啊”

在場大臣一片嘩然。

先前張周因為偏頭關和寧遠兩戰的功勞,皇帝說要給他賜爵,當時所商定要先把爵位記下,是跟內閣大臣等單獨內部商議出的結果。

沒有像今天這樣把事公開來說。

眾大臣一聽,皇帝這是明擺著把張周當特殊人對待,有功勞記著先不賞,就為了讓他在文官體係中來禍害我們,等他禍害完了再給他個爵位哪有這樣的

謝遷走出來道“陛下,有功則賞,若是其未來在治軍中有何過錯,因此而不得不降罪的話,那時隻怕如今的爵位也難維持。”

“謝閣老所言極是。”

馬上有言官出來附和。

朱祐樘道“你們的意思,是若秉寬未來於朝中,有何大的過錯,這爵位就不賞賜了嗎不然無論將來朕對他是否信任,哪怕是朕突然有一天駕鶴西去,由太子登基,今日之議也該作數。”

謝遷一聽。

好家夥,皇帝都拿自己的命來做比方,是不是下一步你還想說,就算是大明亡了改朝換代,今天的商議也作數

光在這裡說有什麼用

朱祐樘眼看這些大臣對此都很有意見的樣子,態度也逐漸轉而強硬“西北用兵之事,如今雖然多已仰仗於總製三邊軍務的秦紘,但涉及到未來大計方針等事,則都要依仗於秉寬。朕留他在朝,而不是在都督府中治軍,難道這有何過錯嗎”

謝遷聞言低頭退回到自己的位置。

“朕以其為翰林院侍讀學士,這是在大明會典成書之後,便做出的決定,以此讓他經常出入於東宮,為太子教授課業,無須他侍講於經筵日講,但要以其教導於太子;朕以其為後軍都督府左都督,多問策於軍務;以其為太常寺卿,是為兼職,若有天機時變等事,由他多向朝廷和朕進言;以其為兵部左侍郎,則是由他行日常用兵問策之事,無須他監理部堂事,但可出入於朝堂。”

“研武堂由朕所創立,以其為兵部左侍郎,也是由兼研武堂教習等事,以此來推進大明的火炮和火器,及神機營的日常調度和訓練。”

皇帝一連串,給張周安排了很多職位。

這些職位張周自己多都沒聽過,而在場大臣也是第一次耳聞,尤其是聽到張周要兼翰林院、都督府和兵部三大衙門的官職,在場大臣一下子就炸開鍋。

左都禦史閔珪走出來道“陛下,這萬萬不可,即便張周有軍功在身,但以其為官時日尚短,且在治理部堂之事上毫無建樹和功勞,甚至無觀政於六部的經驗,以此便要升他為兵部左侍郎,難免會令朝中人心動蕩。”

朱祐樘道“你所說的動蕩,是說人心不服是嗎”

閔珪咬了咬牙,舉起笏板道“正是。”

不服是真的不服,倒不是說不服張周的功勞,而是不服於一個新科進士,入朝不過半年時間,就已經當上兵部左侍郎,還加了那麼多的官銜。

刑部尚書白昂也走出來道“陛下,以其軍功加以爵位,本無可厚非,但以其軍中之功而升部堂之事,則並無先例可循。”

這意思是,他得多大的功,拿多大的爵,我們沒什麼意見。

無論是開國,還是後來靖難、邊事,有功將領或者官員得爵,都已有先例,光是文官得爵就有王驥和王越二人。

朱祐樘道“沒有先例先前靖遠侯得爵,又因奪門之功而兼理兵部尚書事,諸位卿家不會對此沒印象吧”

這就提到王驥,當初以兵部尚書南征北討而得爵,以靖遠伯而告老,縱情於聲色犬馬,實則是明哲保身,後來因為奪門之變有功,以靖遠伯的爵位兼兵部尚書,等於是在於謙被殺之後,石璞被調在外,由王驥出來主持兵部。

但很快王驥便主動交出權力,算是完成過渡便功成身退。

權宜之計的事,被朱祐樘拿來當先例說,卻也還是比較有說服力的朱祐樘這大概就在提醒在場大臣,朕沒讓秉寬直接以萊國公來當兵部尚書,都算是給你們麵子了,你們再嗶嗶,信不信朕跟你們撕破臉

朝堂上,一時陷入到僵局。

皇帝似在生氣,而大臣心中有所不滿,但又對皇帝所拿出的例證沒法反駁,也因為張周的軍功的確不太好駁斥,有功就是有功,皇帝不給賜爵,直接要給兵部左侍郎的職位,說不合理也不合理,說合理也沒太大毛病。

就是個看皇帝心情的事。

現在皇帝就是想力挺張周他們有什麼辦法

在場最為尷尬的,是兵部左侍郎王宗彝。

他從當上兵部侍郎開始,就一直活在張周和王越的陰影裡,連兵部尚書馬文升對張周和王越都沒什麼好辦法,就更彆說是他了。

劉健走出來道“陛下,以張周為兵部左侍郎,尚可。但他既不理部堂之事,不知以何人來理以其兼兵部事,著手於翰林院事,為妥。”

意思是。

兵部左侍郎就兵部左侍郎吧,我們不反對了,但問題是他這個左侍郎最好就是個兼職,陛下不是說讓他繼續在翰林院當侍讀學士,給太子上課那就以那個為他的正職。

朱祐樘一聽就有點上火。

如果是個兼職,還用他兼兵部左侍郎西北的時候就兼上兵部尚書、左都禦史了

回朝給他個左侍郎,當然是讓他當正牌的。

侍讀學士是正職的,太常寺卿也是正職的,後軍都督府左都督同樣是正職,而且兵部左侍郎也一定是正職朕跟你們說的,就是既要也要,否則還跟你們說什麼

朱祐樘道“劉閣老莫不是認為,他不能勝任是嗎”

劉健道“陛下,老臣不解其意,既以其為兵部左侍郎,何以不由他來打理兵部部堂事”

大明的規則,各部的主要部堂事務,都是由左侍郎來負責的,尚書更多是一種統籌全局的作用,大事問尚書,小事基本由左侍郎就做主了,侍郎分左右,也是要跟個主次。

朱祐樘先前畢竟已經明言,不用張周來打理兵部的部堂事,所以劉健才會提出,以其為兼職。

朱祐樘冷冷道“朕隻是顧念他,他無法常駐於兵部公廨之內,才會將部堂事移交於他人,並不代表他不能勝此任。且以其在各邊鎮的威望,由其來協調和統籌,是為最佳人選至於兵部左侍郎王宗彝”

“臣在。”王宗彝終於走出來,感覺自己就跟透明的一樣。

明明職位上有個人,就生生把我給替換,是不是太不顧我麵子

朱祐樘道“以你為工部左侍郎,提督易州山廠。就這樣罷”

在場人麵麵相覷。

提督易州山廠,意思是負責為朝廷籌措柴炭,在嘉靖之前多是以一人兼工部尚書或工部侍郎來打理此事,相當於一個兼差,冷灶裡的殘羹剩飯,沒人願意去的以至於到嘉靖之後,都是以工部郎中打理,後來更是以工部主事來負責,也足見這差事有多不受人待見。


最新小说: 修仙界路人女主 形形色色 煉獄之刃 小霸王孫策 惡女穿炮灰,在狗血文帶飛祖國 總裁說我表裡不一,我該怎麼反擊 擁有空間力量的我是無敵的 年代軍工:讓你當廠長,你整出了蘑菇蛋 大國重工:從窮兵到火力覆蓋全球 太子竟是瘋批小狗!愛玩掐脖強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