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壁堅想了想問道:“董事長,牛奶公司雖然被置地收購,但代價也是怡和控製的置地大量股票被稀釋,如果我們月底再套現一波,怡和對置地的控股權就不到10了。”
“你是擔心有人想收購置地?”亨利眉頭一挑,說道:“整個香港財團加起來,也沒人有這個能力。”
“也對,我隻是有點過於擔心了。”紐壁堅也覺得自己是多慮了。
亨利凱瑟克摁了摁太陽穴說道:“置地收購牛奶之後,我就沒什麼擔心的了,現在讓我頭疼的是怡和在海外的投資,太多虧損了。”
“......”紐壁堅也不知道一時間該怎麼回答,早在50年代,因為在內地大量資產的損失,怡和係決定了一個核心經營策略,那就是賺錢在香港,發展在國外。
這20年來,怡和從香港賺取的大量利潤被送到了海外怡和集團,進行了大量業務收購,包括南非的礦業,澳洲的煤礦,馬來西亞的甘蔗園,夏威夷的酒店等等等等,多元化做到了極致,但能夠盈利的寥寥無幾,大部分都是每年在虧錢,怡和換了多少屆大班也沒用。
如果不是怡和係在香港的根基太大太穩,特彆是置地,中環十幾棟大廈,躺著收租金一年也能賺兩三億港元,隻不過城市的發展到了極限後就會向外擴張,中環這邊雖然價值還是很高,反發展潛力已經不足,遠比不上其他地段,這也是為什麼置地要鐵了心收購牛奶公司的原因。
亨利凱瑟克也知道自己是無奈的呻吟,揮揮手說道:“你忙自己的去吧,先把公司股票拉上來,我們再討論套現的事情吧。”
“好的,凱瑟克先生。”紐壁堅告退,隻留下坐在老板椅上,隔著落地窗看著維多利亞海港的亨利凱瑟克了。
......
渣打銀行再一次成功套現3億置地股票後,獲得現金2.88億,因為股票急速下跌,後麵賣出的股票自然跌了一點。
不過黃恩博也不在意了,這次通過做空置地一共獲得8億港元,隻要等置地股票暴跌後,再買回來還給借股票的人就行了,如果腰斬,不說利息以及運營成本,他就能賺4億,但按照他所知道的情況,這次置地股票暴跌可不是腰斬,而是腳踝斬了,而這時間也快接近了。
香港的恒生指數,在1969年11月,為158點,到了1973年3月9日,為1774點,不到三年半的時間裡,翻了十一倍不隻,而其中在1972年中旬的時候,恒生指數其實也隻有500點左右,也就是說,最後9個月的時間,恒生指數翻了3.5倍,比之前不到三年的漲幅還要高的多。
在1972年底的時候,股價就已經高到幾乎到了極限,但一場置地飲牛奶,硬是又將股市拖了起來,隨後,收購戰結束,股市卻沒有絲毫下跌的現象,連置地的股票也一直保持在高位,恒生指數到達了843點。
隨後,越南停火,港府宣布興建地下鐵路,中美中日中德開始建交,亞洲局勢趨於穩定,同時,因為早在1971年美國放棄了布雷頓森林體係,導致西方貨幣發生嚴重波動,大量熱錢進入東南亞,其中部分也來到了香港,也進入了股市,更是進一步推高了恒生指數。
恒生指數從年初843點,到兩個月後,就翻了一倍,這種急劇攀升,讓幾乎所有香港市民都迷糊了,越來越多的香港市民,包括來自幾乎所有有點知識的行業職員以及他們家中的家庭主婦,都參與進來股票的買賣與投機,甚至當時很多人專門辭職在家炒股,因為什麼都不做,也比上班賺的多的多,那為什麼還要辛苦的去上班呢?
甚至連買房的利潤也比不了炒股,很多原本炒房的人,把房子賣了再投入股票,地產公司都是一樣,能上市圈錢的趕緊上市,不能上市的就抵押一堆資產從銀行借出資金,然後再炒股。
全民皆股,是1973年3月初的一個縮影,知道12日。
這一天,被譽為香港華資《地產五虎》的和合實業有限公司因為在日常交易中發現了3張1000股的假股票,對證交所提出要求暫停公司股票交易的申請,消息傳出,市民擔心自己其他公司股票也有假鈔,一旦引爆,自己所持有的股票變成廢紙,於是紛紛拋售手中股票,而此時,香港政府也同時上調利息以及收緊銀根,恒生指數快速暴跌。
高位的股票上升起來快,但跌的速度則更快,在恐慌蔓延之中,香港恒生指數從最高位的1774點,短短20天後的月底就跌到了1300點。
隨後,港府還火上澆油,推出了股票盈利必須要繳納所得稅,更引起了股價暴跌,到了4月9號,股票跌破1000點,第二天,又是暴跌80點,跌至818點。
一個月的時間,恒生指數跌了一半,從平均來看,就是所有股票跌了一半,這對於在今年入場的股民來說,無異於滔天噩耗,特彆還有很多人,是借貸炒股或者抵押了房產,有些動用杠杆的,因為基金或者銀行來不及平倉,不但投入的資金一無所有,還欠下了一輩子也還不清的債務。
香港中環寫字樓上,每天都有人從高處跳下,電視與報紙也都是跟蹤報道,整個香港的經濟環境跌至穀底。
為了挽救股市,香港四家交易所聯合采取若乾行動,但也是收效甚微,這種泡沫破碎時產生的經濟災難,即使港府把所有財政收入都投進去都無濟於事,沒人能夠救得了這場危機,追根究底,這也是自己搞出的泡沫,最終隻能自己承擔。
置地的股票自然也是一樣暴跌,大環境之下誰也跑不掉,而最慘的就是曾經與置地兌換手中牛奶股票的原股民,他們在當初兌換置地股票的時候,置地采用的是1+5的更換模式,一股當場就給,另外5股要等到置地完全吞並牛奶才會結算。
然而,因為牛奶前董事長不肯配合,置地隻能采用法律手段,要到4月才能強製執行對牛奶剩餘股東的強行吞並。而這個時間,對於原牛奶股民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意義,置地的股票從最高的67港元,跌倒了不足20港元,而且還在繼續掉,每過一天,都讓無數牛奶公司的原股民心在滴血。
其他人虧錢也就算了,好歹還能斷臂求生,但他們卻被合約困住,隻能看著屬於自己的虛擬“置地股票”跌到穀底,憤怒的牛奶股民再次結合前往置地總部討要說法,但卻被一堆保安及jc擋住,連門都進不去。
曾經笑的有多歡,現在就跌的有多慘。
不過這與黃恩博沒有任何關係了,因為埃文團隊在美國完成了任務,來到了香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