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線傳媒也是靠著今年春節檔期投資的兩部電影,連股價都漲了不少。
切實利益就擺在眼前,其他老總能不羨慕嗎?
林遠和幾位老總碰了一杯,樂嗬嗬地說道:“這也是我運氣好,要不是撞上寧皓導演給我這麼好的劇本,我也拍不出來這麼好的電影。”
這話聽著倒是沒什麼問題。
可這些老總都是人精,嘴上說著是,心裡卻是腹誹不已,要真是全是劇本問題,那現在享受掌聲的就應該是編劇才對了,哪輪得到林遠這個導演。
要知道這可是票房超三十億的電影,華語影史上總共才這麼三部電影,難道《藥神》的電影劇本能排得進華語電影裡前三位置?
看著林遠這輕描淡寫的樣子,可把這些老總們給氣得不輕。
不過轉念一想,對於林遠有這種想法倒也能夠理解。
人家作為演員的時候就拍過《唐探》、《尋龍訣》、《美人魚》等眾多高票房電影,現在自導自演一部電影,拿下三十億票房自然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難道還不讓人家謙虛一下了?
“林導去年又是《美人魚》又是《前任3》,四個檔期占了一半,今年剛開年又是《藥神》,這是不給其他電影一點競爭的機會啊。”博納影業的於東故作歎息道。
這話有些誇張,但事實確實如此。
現在電影市場做大了,觀眾的觀影習慣也被培養了起來,一年到頭四個檔期票房都不錯。
但除了好萊塢電影外,之前林遠主演的電影,可是把四個檔期票房冠軍都給拿過一遍,要不是去年林遠隻有兩部電影上映,恐怕早就四個檔期霸榜了。
林遠現在的票房號召力有點誇張了,要是換做以前,或許馮曉剛、張藝某這些大導的電影還能跟林遠掙一下票房,但是現在,除了星爺、成龍大哥這種靠觀眾情懷的明星外,恐怕是很難找到對手了。
去年春節檔的《美人魚》票房碾壓奪冠,要不是《戰狼2》橫空出世,恐怕現在隻有《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能夠分庭抗禮。
更不要說林遠之前還有《尋龍訣》、《唐人街探案》、《烈日灼心》這些電影,同期都沒有對手。
單獨拎一部林遠主演的電影或許沒這種感覺,但是把他近兩年出演的電影列出來一看,就夠嚇人的。
以前林遠作為演員,他們各影業都還能找林遠作為主演拍兩部電影,可現在林遠開始走導演這條道,再想合作可就沒這麼簡單了,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要是跟林遠同一檔期競爭,可能還不是人家對手。
這才是各大影業老總擔心的事情。
林遠可不想變成所有影視公司的公敵,他笑道:“沒辦法,之前在橫店跑龍套太久了,有戲就想接,現在總算出名了,也是該好好休息規劃了一下。”
言外之意就是接下來他接的作品不會像之前這麼多,至少不會再出現今年春節檔期一半電影都是他出演的情況了。
市場這麼大,林遠就是每年拍兩部電影,其他影業也能夠賺的盆滿缽滿。
再說了,現在不管什麼電影都是豪華演員陣容,有的電影人氣甚至比林遠主演的電影還要高,可最後一看票房,終歸還是電影沒拍好,觀眾不買賬。
於東聽後眼前一亮:“林導,我們博納影業手上有個劇本還不錯,你要不看看?”
自從《澳門風雲》這個ip徹底崩盤後,博納影業就開始轉型拍攝主旋律電影了,這次《紅海行動》的成功,也證明了他們的路沒有走錯。
不過票房並沒有達到《戰狼2》的一半,倒是讓於東有些氣餒,他認為這不是電影的問題,而是電影選人沒有選對。
雖說現在拍電影跟幾年前也沒有什麼區彆,無非也是找大導演、大明星,但這招有時候不太靈了,就連馮曉剛的《芳華》都“撲了”,一昧的要大導和人氣明星可不行,還是得找黃勃、林遠、張毅這樣的實力演員才行。
要是能讓林遠這樣有票房號召力的人出演,以《紅海行動》的口碑,破三十億也不是什麼問題。
還沒等林遠開口回答,一旁光線傳媒的王長田便插話說道:“林遠,隻要你明年之前能拍出《藥神2》來,光線給你投資兩個億都行。”
這話一說出來,其他幾位老總心裡暗自一喜。
光線傳媒作為國內市值第二的影視公司,之前一直以小博大,投資這些中小成本的片子也就算了,現在都有《一出好戲》、《我不是藥神》這樣的成功之作,結果還是邁不開步子,僅僅投資兩個億拍一部票房三十億的電影,多少讓人覺得有些發笑。
林遠聽到這裡,心裡也是暗自估算了一下,自己拍《藥神》賺的錢,還沒有拿片酬投資《唐探2》賺的多。
要是再讓光線傳媒投資拍一部《藥神2》的話,那就真是純純的怨種打工人了,還不如自己找其他影業合作,看能不能像陳思辰一樣,投資大頭拍一部電影,至於是以主演身份還是導演身份帶資進組,那就電影劇本是什麼類型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