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
哪怕人們殺掉了副本內的靈體,其實對於整個副本也造成不了任何的改變,但就是這樣毫無意義的行為,居然還會得到副本的獎勵。
再比如現在的這個副本。
大叔什麼都沒付出,就是來參加了一下集會,就獲得了“神明大人”的恩賜,扭轉了腎虧。
而妖雨協會的人,看似還和這位神明大人有合作,在幫祂“拉顧客”,這究竟是圖什麼呢?
總不能是在做慈善吧?
太一有些想不明白。
“…小哥我先走了,等明天再來試試吧,神明大人可是我現在生活的唯一保障,是我活著的新的信仰啊...”
中年男子話畢直接心中默念“離開”,消失於整個副本中。
...信仰......太一聽見這個詞,陷入了沉思,他隱約覺得自己好像抓住了什麼...
突然!
太一想起來了。
什麼樣的生物需要信仰之力?
鬼神啊!
靈體有三條道路:消亡去往冥界參與輪回、吞噬靈蘊成為惡靈、另一個就是成為鬼神。
是以香火及信仰之力作為錨點,從普通的靈體成為了神誌清醒,甚至擁有無邊神力的鬼神!
而這樣一來就能解釋得通了。
大叔等人就並不是完全沒有任何付出,他們還是付出了“信仰”的,同時因此獲得了神明的恩賜。
完全符合等價交換的條件,讓“神明大人”的行為有了具體動機。
也就是說...
當前副本內的這位神明大人,很有可能是一位鬼神?
太一認為自己的猜測估計得有七八成的可能性是是正確的。
而這時。
太一使用假設,假設這位神明大人就是個鬼神,那麼是否可以用這個結論類比所有副本呢?
比如說,當前副本的背後是一位位鬼神,祂們憑借著副本不斷收集信仰之力。
可想到這點後。
太一卻無法將其進行類比。
因為完成副本任務,得到副本獎勵,又該怎麼與獲取信仰之力掛鉤呢?
三者不說毫無關係,隻能說完全不挨邊。
太一開始認真思考三者。
思考著思考著,太一意識到:
好像並非是完全不挨邊。
如果將鬼神比作規則,那麼完成副本任務,就等於遵守了副本內的規則,得到副本獎勵,使用這些獎勵。
比如使用靈蘊石提升自身實力,這不就等於是在遵守了靈蘊石的使用方法,在接受對方的獎勵,在相信靈蘊石的同時,也是在相信副本的真實性、相信副本的規則...
...換言之,相信副本背後可能存在的鬼神。
這不就是對那位鬼神的信仰麼!
“嘶......”太一腦海中的迷霧終於消散,霍然明朗。
雖然不知道是怎麼做到的,但如果真像他這麼想的話。
副本...其實就是某個靈體的用來收集成為鬼神所需信仰之力的工具!!?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