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風而起!
如今的芯片發展,還遠沒到被“卡脖子”的時候,但是一步慢步步慢,從最初的產業不均衡,發展到後來的嚴重依賴,本身是要經曆一個過程的。
芯片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初,那時候的工藝還是微型電子管。
到了六十年代,工藝進入了os晶體管時代,它的出現,成為了芯片時代到來的基礎之一。
之後的十年,隨著晶體管技術的不斷改進和發展,越來越多的晶體管被納入到一個單一的芯片上,這就是我們所稱的集成電路芯片。芯片的發展思路到這時開始定性,之後人類就開始不斷地改善工藝,並將半導體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結合到了一起,強調了體積小、封裝完整性良好、可靠性高等特性。至此,芯片進入了集成電路時代。
從七五年開始直到現在,隨著集成電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越來越多的晶體管被納入到同一個集成電路芯片上,於是便出現了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簡稱lsi。
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容量比集成電路芯片更大,可以實現更加複雜的電子元件和電路組合,同時該芯片也被應用到了計算機、通訊、軍工及醫療等領域,將人類的科技水平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今後兩年將是芯片產業的關鍵時期,隨著芯片的進一步擴容,從九五年開始,產業將跨進到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即vlsi時代。
中國就是從這時開始變得落後的。
在vlsi芯片時代,芯片的設計和生產也變得越來越專業化和多樣化。芯片設計所需的軟件和硬件工具也得到了不斷更新升級,例如eda工具、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及asic設計,都被引入到了產業當中。
同時,在vlsi芯片的生產中,半導體晶圓製造、光刻技術以及化學蝕刻等工藝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和改進,使得芯片的製造成本、製造周期和生產效率都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提高。
這些發展有涉及到兩個方麵的限製,一是技術,而比技術還要重要的,卻是市場。
這是一個非常燒錢的行業,如果隻有投入沒有產出,那就是上一次908工程那樣折戟沉沙的下場。
但是反過來,隻重視市場不重視研發,形成對國外產品的依賴,這樣也不行。其危害現在還看不到,但是作為兩世為人的周至,卻非常清楚這裡邊的利害。
因此要找到一個投入的契機,同時還能夠收獲產出值,將產品轉化為能夠銷售出去的商品,最終變成製造業的利潤,本身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
至少在當前這個時期,甚至是比工藝建成和技術引進更加困難的事情。
五十年代第一代晶體管芯片問世的時候,它的尺寸還是毫米級彆;六十年代第二代芯片,尺寸縮小到了微米級彆;七十年代第三代芯片出現,它的尺寸縮小到了亞微米級彆。
在90年代,1990年,ib公司發明了一種新的製造納米級芯片的方法,稱為掃描隧道顯微鏡製造法,即st。
這種方法可以在原子級彆上製造芯片,使芯片的尺寸縮小到了納米級彆,這也標誌著納米級芯片開始進入實驗室研究階段。
按照上一世的進程步驟,需要直到2000年,英特爾公司推出了第一款90納米芯片,納米級芯片開始進入商業化階段,進入“納米時代”。
這是十年以後的核心技術,而現在,剛剛成為主流的奔騰5芯片,其晶體管數量也隻有三百萬個,主頻60赫茲,製程為800納米。
這款芯片,被大家稱為“亞微米”芯片。
而國內哪怕已經失敗的908工程,投產的那條月產12萬片的6英寸芯片生產線,其製程也大到了1微米。
也就是說,當前國內與國際的差距,其實還並沒有多大,差距也並不在生產的硬件技術上,而是發生在例如eda工具、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及asic設計這些軟件上。
還有就是應用市場上。
換成一句簡單的話講,那就是隻要國內能夠將優秀的芯片設計出來,那並非沒有將之製造出來的能力,這種情況,與後世周至穿過來的那個時代,正好來了一個顛倒。
同樣的,也正是因為差距並不大,所以還來得及追趕,同時還是因為差距很小的原因,“封鎖”和“卡脖子”,現在也毫無意義。
這就是周至有信心爭取到日韓合作的原因所在。
當然了,舍不得孩子打不到狼,這世界上沒有誰是真正的傻子,想要合作,四葉草就必須拿出一些當前利益來交換,表明自己合作的誠意。
到目前,四葉草可以拿捏國外大公司的東西很少,差不多真就隻有公司最核心的東西——is通用平台指令集。
如何將現有東西的作用發揮到極致,這是周至的事情。
“我們公司給自己的定位,還是在軟硬溝通的領域,在操作係統上繼續深耕。”周至說道“準確地說,這次的兩款芯片設計和生產,隻是公司適逢其會,在自身領域的‘下包容集合’裡,做了一點擴展業務而已。”
“我們當然希望這樣的事情可以持續下去,但是也清楚地知道,僅憑我們自己的能力和業務範圍,要繼續發展,難度太大。”周至一臉的誠摯“在這樣的情況下,引入戰略級的合作夥伴,那就是勢在必然。”
“既然我們幾方都有合作的意向,或者需要,就具備了談的基礎。”周至比出了三個手指“我現在就開誠布公,提出四葉草公司想要的東西近期的,是引進nandfsh存儲芯片生產線,與貴國公司一起聯合製造記憶棒;中期的,是掌控2的dvd生產技術,歡迎貴國公司采用我方標準,聯合建廠製造解碼芯片;遠期的,是大家一起製定國際工廠自動化控製設備標準,並在此標準之上,研發數字控製器和分布式數字控製係統。”
“嗯……”鬆井造和金淳一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應該說周至提出的這三項,都有難度,可是也都把尺度拿捏得非常的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