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就算如此,同樣也並非無路可走,比如在操作係統上,研發出ini,一種精簡小型的操作係統,結合或者,就可以進行程序開發了。
不指望ini平台可以支撐起電腦、服務器,但是完全可以支撐起數碼播放機、數碼相機等「準信息化」設備。
比如芯片,複雜的運算芯片難以企及,那就先從較為簡單的存儲芯片入手,連帶著將eda和ai搞出來,做好技術儲備。
最關鍵的是要找好終極市場,畢竟所有的一切,都是需要有消費者來買單的。
無論是內存還是閃存,存儲芯片的市場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優良的市場,缺少政治力量的乾擾,消費者不認品牌隻認性價比,產品利潤空間在目前來講可謂巨大,可以應用的場景與範圍,包括前景都無限廣闊。
最關鍵是這個市場現在還處於初發狀態,沒有形成任何壟斷,華虹和四葉草可以在世界範圍內大展拳腳。
周至甚至還擁有了自己的王牌終端產品——如今風靡世界的ver播放機。
也就是說,至少在消化存儲芯片這一塊上,周至擁有了協議芯片設備係統軟件這一套全產業鏈上的獨立知識產權包,用蜀中的諺語來說,就是擁有了「吃整黃鱔」的能力。
這才是正道,而任何其餘的走法,看似捷徑,其實用另外一句話說,那就都是「命運暗中標注好了價格」,遲早都會付出更多的代價。
現在這第一步路成功了,芯片產業讓人瘋狂的紅利能夠真真正正,結結實實地被四葉草和華虹攬入懷中,產業正式進入良性的循環,為下一步的滾動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去年華為全年的營收為8億,聯想為47億多,而華虹僅有區區2億;而今年電子工業部根據產能推算,預計華為的營收將達到15億,聯想增長到67億。
而華虹竟然會猛增到五十億,達到去年聯想的營收水平。
注意這隻是營收數字的比較,營業收入是從事主營業務或其他業務所取得的收入,不能等同於淨利潤。
起碼還得減掉主要支出。
這就可以推斷出另一種情形了,那就是盈利能力。
聯想是組裝貼牌大工廠,它的營收是經營規模的最大體現,但是盈利能力卻是三個企業當中最次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需要大量支出去購買各種電腦部件。
當然也有少量的科研經費,但總體可以忽略不計。
總體來說就是賣得多買的也多,六七十億的業務,可能是靠四五十億的成本做出來的,真實盈利可能就十來億。
華為就要好得多了,雖然營收才十五個億,但是依靠自主知識產權的交換機程控機等信息技術設備,成本支出比聯想小得多,盈利能力也不弱。
華虹去年隻能說一般般,甚至是「入不敷出」,因為連續三年幾條生產線的投產,改造,擴容,投入不是一般的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