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金珠寶玉的裝飾,但是四表舅和表舅媽一眼就看出,這是清中早期宮庭內府的工藝。
“肘子,不知道該誇你還是該罵你。”表舅媽又好氣又好笑:“性子當真是越來越端穩了,你是怎麼能夠忍到現在的?!”
“我在紐州曾經開過一卷。”周至赧笑道:“打開看了邊裁發現有點碎,就沒敢展開,帶回國後一直東奔西跑忙到現在。”
“那就先從你開過的那卷開始吧,小心點。”四表舅說道。
四表舅家現在用的也是周至發明的大號書畫修複台,帶背光的那種,周至將因為保管不善,已經有些肉眼明顯可見邊裂的卷軸小心地取出來,在修複台上慢慢打開。
打開的卷軸邊緣,有一張小小的紙條,上麵用端秀的小楷寫著一行字“《列女傳仁智圖》,魯臧孫母,魯公乘姒,魏曲沃負,趙將括母四幅,疑同宋臨顧愷之本,可補宮藏,雨村識。”
“真的假的?”三人都給這小紙條嚇了一大跳,大家第一個反應都是“不可能”!
《列女傳》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行為的書,也有觀點認為該書是一部婦女史。據說,編寫此書的起因是漢成帝沉湎於酒色,寵信趙飛燕姐妹,使朝政大權旁落於外戚手中,危及劉氏政權。針對這一情況,楚元王四世孫光祿大夫劉向采摘上古至漢代曆史上有記載的賢妃、貞婦、寵姬等資料,編撰成《列女傳》一書呈送給漢成帝,希塑他從中吸取教訓,以維護劉氏政權。
西漢時期的宮廷動蕩多與外戚有關。劉向認為“王教由內及外,向近者始”,即王教應當從皇帝周邊的人開始教育,因此寫成此書,以勸諫皇帝、嬪妃及外戚。《列女傳》選取的故事體現了儒家對婦女的看法,其中有一些讚揚的內容現在看來是對婦女的不公平待遇。
全書分作《列女傳》母儀、賢明、仁智、貞順、節義、辯通、孽嬖七卷,共敘述了一百零五位婦女的故事。
到了東晉,畫家顧愷之根據書中的描寫,以繪畫的方式描繪了書中《仁智卷》上列女的故事,並在每節畫後錄其頌詰,注明所繪人物。
這就是中國繪畫史上,與《女史箴圖》齊名的《列女傳仁智圖卷》。
顧愷之的原圖當然沒有了,現在藏於故宮博物院的,是宋人留下的摹本,還是殘本,其中“楚武鄧曼”、“許穆夫人”、“曹僖氏妻”、“孫叔敖母”、“晉伯宗妻”、“靈公夫人”、“晉羊叔姬”七個故事保存完整,“齊靈仲子”、“晉範氏母”、“魯漆室女”三個故事隻存一半,而剩餘的五個故事全部丟失。
“關於《仁智圖卷》王老還有個發現。”周至一邊輕輕展開圖卷,一邊說道:“後人裝裱其實是將‘魯漆室女’之右半,與‘晉範氏母’之左半拚接在一起,使人誤以為是一個故事。王老發現了這個舛誤,並提了出來。”
《仁智圖卷》是故宮博物院的重要館藏,雖然是南宋宮院摹本,卻也是最接近顧愷之筆法的摹本。雖說在選取題材和作畫布局上都與傳統形式相近,但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卻不落窠臼。
因為故事都是人們熟悉的曆史典故,所以顧愷之就並沒有描繪這些故事的情節,而是注重描繪人物的表情特征,根據對人物的神態、身份,進行恰如其分的描繪。
在這套畫卷當中,顧愷之擺脫了以往概念化的圖解方法來描繪婦女形象,以自己對人物精神麵貌的深刻理解作畫,用藝術手法再現曆史人物形象,描繪得十分生動有趣。
但是這是古本,又是曆代皇帝都非常看重的畫作,如果是發現了可供補續的內容,那麼內府就沒有不將之續到《仁智圖卷》當中的理由。
“這個高士奇是有前科的。”四表舅拿手指點著小紙條上的名字:“此人膽大包天,也不是沒可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