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過炸糕後,小丫頭立刻大咬了一口,咀嚼著美味的炸糕小臉上滿是幸福之色,含含糊糊的道“二鍋泥枕好,還給窩埋炸糕遲。”
“好好,吃完再說話。”
“買了多少錢的炸糕啊?”
“5分錢一個,買了5毛錢的。”
王遠把7.5塊錢從衣兜裡掏出來遞給王媽媽,後者非常開心,嘮叨了兩句亂花錢,便牽著小丫頭的手和他一起回家。
今天沒有電,又等著王遠回來所以沒有早點吃晚飯,現在隻能點著蠟燭吃晚飯了。
把蠟燭點燃後塞在酒瓶子裡,為了固定住蠟燭,還在蠟燭的根部裹上了一些廢舊報紙。
把瓶子放在餐桌正中央,跳躍的火苗把周圍照亮。
擺上飯菜之前,大家先其樂融融的吃的炸糕,王遠和爸媽一人吃了一個就不再吃了,大妹妹王晴吃了兩個,剩下的幾個全是小丫頭的。
這下子小丫頭開心了。
小臉上的笑容仿佛能治愈一切傷痛,純真的臉龐讓人很想捏一把。
“好吃,真好吃呀~裡麵的豆沙餡真甜。”
小丫頭一點一點的咬著吃,每一點都仔細的品嘗味道,似乎生怕一下子吃完了就沒得吃了。
5分錢一個的炸糕而已……王遠微微有些心酸,摸摸小丫頭的腦袋,默默決定有時間多買一些來吃。
有熊肉又有野豬肉,一頓晚飯吃的王遠幸福無比,因為有香噴噴的肉吃,所以粗糙的玉米餅子也變得好吃了許多。
因為沒有電,點蠟燭也挺費錢的,所以吃完飯沒一會兒大家就都去休息了。
翌日一早。
還沒吃早飯時,王遠就找大妹妹王晴要了一根縫衣針做了一個魚鉤,然後又去二叔家找了一段尼龍繩和一根比較直溜的木棍。
吃完飯後,堂弟王猛輕輕一躍,就從矮矮的柵欄跳了進來“哥,去釣魚啊。”
“走,你準備魚竿了吧。”
“準備好了,找了一根水曲柳的杆子。”
兩人帶著自製的魚竿,背著竹筐匆匆出門了,堂弟王猛手裡還拿著一把短柄鐵鍁——用來挖蚯蚓用的。
他們一直往東走,不久之後來到了最近的一條河流旁,河麵寬7~8米,波光粼粼,兩邊長滿了雜草和野花。
一些蛤蟆在呱呱叫,人一靠近,蛤蟆就不叫了。
挖了一些蚯蚓,兩人就拋竿釣魚,這年頭河裡的魚很多,很多農村人都不怎麼吃魚,因為做魚很費油,而農村是非常缺油的。
“哦!大魚上鉤了!”
剛剛過了一分多鐘,堂弟王猛就驚喜的大叫起來,很快一條4斤多重的大鯉魚被他拉上了岸。
“不錯,再接再厲爭取釣幾條鬆花江鱖魚,這條河連通著鬆花江裡麵是有鱖魚的。”
王遠笑著道,就在這時他的魚線猛然繃緊,魚竿瞬間成了弓形。
“我這也上魚了,希望是鬆花江鱖魚吧!”
王遠還惦記著去市裡賣鱖魚呢,其實普通的野生鯉魚也值錢,但價格嘛肯定是遠遠不如鱖魚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