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故而,強大的螻蟻殺了弱小的螻蟻,天道為何要管?左右都是螻蟻罷了,在天道眼裡沒有任何的區彆。
是道祖合道,這才有了天罰天譴天劫的出現,限製了修士,使其不敢大肆的殘害生靈。
這正是道祖的偉大之處!
道祖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他實力最強,而是因為他心懷大慈悲。強大的實力隻能讓人敬畏,而無法讓人尊敬。世人尊敬道祖,皆是因為感念其德。
從某種角度來說,正因為道祖無私,所以他才會合道。否則,他安心當個超脫於世外的混元大羅金仙不好嗎?
須知,道祖與六聖不同,他是先成的混元大羅金仙,再成的聖人。而六聖,則是反過來,先成的聖人,再成的混元大羅金仙。
也就是說,鴻鈞道祖有的選,可以拒絕成為聖人。而六聖沒的選,隻能成為聖人。
……
天道因至公而長久,道祖因無私而長存。可以說,至公無私,才是萬世不易的基礎。
地府要想重回巔峰,必然要做到至公無私。生靈如何輪回,全看生前功過多寡,而非看誰的後台大。
當然,這也是道祖的功德。道祖之前,一個人的好壞,不在於他做了什麼,而是在於他吸收了多少靈氣。吸收的靈氣越多,罪過也就越大。
道祖之後,評論一個人的好壞,這才變成了身上功德的多寡。
二者各有利弊,但對於普通人來說,明顯更喜歡後者。畢竟,功德多的人,基本上不會濫殺無辜。
“地府若能做到公正,那眾陰神就能溯本歸源,成為天地間最清貴的官,到時,就會湧現出大批的高手。”
薑塵重視地府不是沒有原因的,他看到了地府的潛力,隻要地府能夠溯本歸源,做到相對的公正,那就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功德製造器。
每百萬年,地府都能造就出數尊以功德證道的先天道尊。這樣的地方,何其重要,誰要能將其掌握,那才是真的占了大便宜。
天庭與佛門為何要爭奪地府的掌控權,就是因為看到了掌握地府的好處,可以產生大量的功德。為何地府管理這麼混亂,可以說是兩方勢力刻意造就的。
目的,就是不讓對方得到好處,好獨占地府帶來的好處。當某一方勢力,徹底掌控地府的局勢後,立即就會撥亂反正,讓地府再次變得公平起來。
地府不公平,哪來的功德?
“都是利益啊!”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太史公誠不欺我!”
這一圈看下來,薑塵看到了圍繞地府展開的勾心鬥角,其目的,就是為了爭奪因為地府而產生的利益。
若隻是為利益爭鬥,這沒什麼好說的,人之常情嘛,可當他們的爭鬥,是以損害天地的利益為代價時,那就是他們的不對了。
地府不公,於天地有大害。
凡不公,必生怨!
天地眾生死後,其靈魂皆歸於地府,若是一二人有怨,那問題不大。可要是有怨氣的亡魂多了,那就是大事了。
怨氣多了,天道必然有感,從而生出劫數來。
薑塵可以確定,若天庭與佛門繼續這麼爭權奪利下去,日後必會因此付出代價,或許,在不久的未來,幽冥界就會爆發出一場天大的劫數,而這劫數的目標,就是天庭與佛門!
“地府的情況若不加以製止,日後玉帝或許還會有隕落之危,而佛門不如天庭,怕是要因此敗落下去。”
薑塵最近易道小成,對未來的變化把握的更深了,隱約之間,好似明悟了大劫的真諦,看到了地府繼續惡化下去所釀造的苦果。
天帝失德,再次入劫;
佛門淪喪,一朝敗落。
這是無數亡魂的反噬!
“我怎麼覺得,玉帝好似故意為之?故意使得地府的局勢惡化……”
薑塵這個時候,隻恨自己的修為不夠,沒有領悟出大衍神算,不然的話,他對未來的把握就更精確,現如今也就不是懷疑,而是肯定了。
玉帝無論是修為,還是見識,都遠在薑塵之上。所以,沒道理薑塵都能看到的東西,玉帝卻看不到。而他看到了,卻不管。
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是自信,地府的劫數傷不到他,還是故意為之,壯大地府劫數,好將自己拖入深淵?
薑塵這麼懷疑,也不是沒有根據的。刑天可是說過,玉帝的劫數未曾圓滿,仍舊需要入世輪回,以補缺缺失的劫數。
可玉帝已經隕落一次了,誰給殺他第二次?且玉帝修為更勝往昔,無限接近於混元大羅金仙,誰又能殺得了他?
所以,這種情況下,薑塵就有理由懷疑,玉帝不是預見不了地府的劫數,而是預見了,不想管,甚至還有推波助瀾的意思,想要借劫數助自己入劫。
所謂破而後立,不外如是!
“馬上要見後土娘娘了,倒是可以請教一下她。我看不出來玉帝的打算,她老人家修為通玄,未必看不出來。”
冷靜下來,薑塵覺得,自己尋到機會的話,可以就此事請教一下後土娘娘,不然,任憑他如何猜測,都無法得到正確的答案。
薑塵對這個答案很好奇,因為這關乎到他未來的謀劃。自他立誌成為天帝之後,就注定了他未來,一定是要與玉帝為敵的。
明知是敵手,薑塵自然要好好關注玉帝的謀劃。若他真的一心求死,那問題就簡單多了。
一個一心求死的敵人,可要比一個一心想活著的敵人,好對付多了。
他想死,成全他就是。說不定,真到了那時候,玉帝都不一定會反抗,順手推舟的,就被薑塵給殺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