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靈山有了人,又有了影響力,那薑塵就算是混成了佛門巨頭。之後再推動他的計劃,無疑會容易許多。
佛祖與薑塵交談一番之後,就離開了。想要讓薑塵鬆口,他總得做出點成果不是?現在,還是先讓大德大威王佛一脈發展起來再說。
然後,才好和薑塵談條件。
佛祖走後,薑塵駕雲返回天庭,朝玉帝稟告道:“啟稟陛下,微臣幸不辱命,已經將妖猴拿下,還望陛下定奪!”
見薑塵凱旋歸來,玉帝大聲的讚道:“有九宸在,實乃我天庭之福。至於那妖猴,即是九宸擒下,就全交予九宸負責,以免再生什麼亂子。”
玉帝也知道,薑塵說請他定奪的話,隻是客套而已。他要是當真了,薑塵未必會聽,到時鬨起來,大家臉上都不好看。
所以,玉帝才會很大氣的表示,孫悟空任由薑塵處置。
群臣客套一番,玉帝突然下旨,召集諸天神聖,各路大神,以及眾多仙神,要開個安天大會,一是為薑塵慶功,二是為慶祝天庭重回安定。
天庭有不少宮闕神殿都被孫悟空所毀,斷垣殘壁的,看上去是有些難看,但天庭能人無數,以大法力幻化一番,雖無法將其恢複成原狀,但也能讓人看不出任何問題。
至於蟠桃、禦酒、金丹什麼的,都被孫悟空吃光了,這也沒什麼。
各路大神來到天庭之後,你出個仙果,我出個仙酒,再有幾人拿出仙丹、珍饈什麼的,一場盛大的安天大會,就這樣舉辦起來。
瑤池之上,仙姬、仙子唱的唱,舞的舞,滿會群仙,飲酒作樂,好不快活。正是:
縹緲天香滿座,繽紛仙蕊仙花。玉京金闕大榮華,異品奇珍無價。
……
…………
一場宴會下來,薑塵辭彆了玉帝,駕雲返回蒼山去了。不過,行至中途,薑塵突然改道,飛往了南瞻部洲。
此時,南瞻部洲之上,大漢氣運似儘未儘,正是王莽篡漢之際。
薑塵來此,倒不是他想插手人間王朝更迭,而是他心有所感,突然就想來看一看這王朝末年的景象。
諸侯割據,硝煙四起,秩序一片混亂,百姓生不如死,正是王朝末年的真實寫照。
薑塵一路走來,見到了太多人間慘劇,縱使他已經修煉到萬物不動於心的境界,也是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但他也無力改變什麼。
王朝更迭,正是怨氣、劫氣最為活躍之際,縱使修士有救世之念,看到那充盈在天地間的劫氣,也是忍不住停下腳步,躲入深山老林之中。
劫氣纏身,若是隻會損耗修為,修士未必就會怕了。但劫氣纏身的後果,往往會使得修士走火入魔,陷入瘋狂之中,淪為隻知殺戮的魔頭。
在以凡人居多的南瞻部洲,修士走火入魔造成的破壞,可比王朝更迭造成的破壞大多了。所以,凡人王朝的更迭,很少看到修士的身影。
但這是修士不插手王朝更迭的原因,不是薑塵不插手的原因。他不插手此事,是因為漢朝的氣運未儘。
不然的話,就憑薑塵在南瞻部洲布局多年,一道命令下去,就能拉出一支數十萬人馬的大軍,成為一方強大的諸侯,角逐天下,澄清域內。
可惜,漢朝氣運未儘,薑塵若是於此時出手葬送大漢,必然會遭到大漢國運的反噬。
國運反噬,這是直接作用在壽命上的,薑塵本就不是長壽之人,若被國運反噬,天知道他的萬載壽元,還能剩下幾年?
說白了,薑塵就是惜命。
在不危及自己性命的情況下,薑塵確實願意拯救蒼生,哪怕是為此付出一些代價,也在所不惜。
但若要讓他犧牲自己的性命去拯救蒼生,那不好意思,薑塵做不到,他目前還沒有那個覺悟。
薑塵知道,以自己的性子,這輩子都成不了聖人,也成不了完人,所以,他施展大願望術的時候,才會毫不猶豫的以不能成聖為代價。
既然做不到,那犧牲起來,自然毫不猶豫。不過,事實也證明他想多了。大願望術真的隻是吹牛逼而已,就算最後做不到,也沒什麼。
“哎~~”
“再等等,待大漢國運耗儘,若天下依舊如此,我便試試,能否改變這世道。”
歎氣聲中,薑塵來到了大漢皇宮,旁若無人的走了進去。
而皇宮內外的侍衛,看到薑塵走來,竟是沒有任何的反應,就好似沒有看到他一般。
確實看不到,以薑塵現在的修為,他若不想讓人看到自己,就是遠古大羅當麵,也是難以發覺他的蹤跡。
至於皇宮之上的大漢國運?衰弱至此,已無進取之力,唯剩反擊之能。隻要薑塵沒有露出敵意,大漢國運也發現不了他。
很快,薑塵就走到了大漢權力的中心,但這這裡處理政務的,卻不是大漢的皇帝,而是一個不含劉家血脈之人。
王莽!
當此之時,正是王莽篡漢之際,大漢都快亡了,這天下的主人,已經不姓劉了,而是姓王。
隻是,薑塵盯著王莽看了半天,忍不住搖了搖頭。此人頭頂,絲絲縷縷的死氣顯化,顯然是命不久矣。
這也正常,劉家雖然敗落了,但人家在天上有人,王莽不過是偶然得了一些機緣,如何能是劉家的對手?
不久之後,天上的赤帝就會出手,已經衰敗的劉家因而再次複興,重新成為天下的主人。
“可憐人呐!”
歎了口氣,薑塵離開了這裡。
說來王莽與薑塵也是有緣,所以,薑塵才會趕來此地特意看他一眼。
年幼時,薑塵無聊之餘,曾將前世的一些見聞寫下,裡麵的內容涉獵極廣,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無所不包。
然而,用處不大。
因為對這些知識,薑塵也隻是知曉個皮毛,深入的,他也沒有研究。
寫完這些見聞之後,薑塵就沉迷於修煉之中無法自拔,漸漸的,也就忘了這件事。
但不知怎的,他用來記載這些見聞的綢緞,竟是從薑家流傳了出去。百年內,這些見聞幾經輾轉,意外的被王莽所得。
這王莽也是天才,從這些見聞之中有所領悟,成就了今日這番功業。
薑塵就是感知到這個情況,才來此一觀。但也隻是來此一觀罷了,他什麼也做不了,什麼也改變不了。
他不幫王莽,或許王莽還有一線生機。但他若幫王莽,那王莽就必死無疑了。
薑塵也不是沒有敵人的,仙道內部,就有不少人恨他入骨。更彆說,三界之內,不少與人族敵對的勢力,更是恨不得他早些隕落。
這些勢力,明麵上不敢對薑塵下手,但卻可以在暗中剪除他的羽翼。若薑塵表露出支持王莽的意思,那天知道會有多少勢力,暗中對其下手。
更彆說,薑塵和王莽也不熟,為何要幫他?這個世界上,最虧本的買賣,就是扶持彆人當皇帝。
自己當不好嗎?非要扶持彆人。
豈不聞,飛鳥儘,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
出了南瞻部洲,薑塵一路向東,很快就過了東海,來到了東勝神州。
耽擱了這麼多年,剩下的那些金烏屍骸,也該取走了。
反正以薑塵如今的底蘊,就算遇見了先天道尊,打不過也能跑。收取幾個道君級彆的金烏屍骸,那真是太容易了。
以前,薑塵想要尋找九陽泉的下落,還需一點一點的去查閱資料。可如今,就無需那麼麻煩了。
就看到,薑塵從道鑒之中取出一根通體金黃的翎羽。這是他用道鑒複製出來的金烏翎羽,蘊含著小金烏的氣息。
手持金烏翎羽,薑塵默默施展先天八卦,開始推算起來。
薑塵都已經是先天道君了,找東西自然無需四處打聽了,他直接算就是了,簡單而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