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學年的第一個月,在緊張周密的學習生活和暗流湧動的流言蜚語中很快過去了,所有同學終於可以稍事休息。
十一假期來了!
今天林一罕見地沒有在家裡躺屍,反而穿戴整齊地來到了北山路和孤山路的交叉口。
這是哪裡呢?
這是許仙給白娘子撐過傘的斷橋。
林一身後就是蔣太子的故居,往北山路過去不遠,那是精忠報國的嶽王廟。
沿著白堤往前,孤山腳下可以見到錢塘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後山還矗立著“梅妻鶴子”的林逋墓。
隔湖相望,遠處是張岱曾經看過雪的湖心亭,更不必提大名鼎鼎的蘇堤。
哦,梅莊裡應該還住過琴簫合鳴、笑傲江湖的一對神仙俠侶
——令狐衝和任盈盈。
不過,管你怎樣的曆史文化名城,本地人通常是不屑一顧的,林一還遇到過一輩子沒去過故宮八達嶺的老京城人。
所以今天不是他興致大發來尋幽探古,而是十四班組織的秋遊活動,約好在這裡接頭。
假期裡頭,不應該對高中生的意誌力有任何期待。
林一發現自己來早了,直到差不多中午邊人才算到齊。
說到齊也不準確,而是班長蔣紫璿終於大發雷霆:
“不等了不等了,愛來不來!”
她率先轉身走去,嘴裡還不停嘀咕著什麼“我就知道,無組織無紀律……”
總之,最後就剩下二三十號稀稀拉拉的“烏合之眾”跟上班長同學的步伐,緩緩吊在她身後不遠處。
十四班今天的目標不是剛才說的那些,他們沿著北山路走了沒幾步,就轉身從路右側的台階拾級而上。
他們的目標是西湖北麓的寶石山。
儘管已經刻意避開了這個季節最熱門的“滿隴桂雨”景區,把它讓給了遠道而來的外地旅行者,但他們發現還是小瞧了這裡的人流。
窄窄的石階上,上山的人群摩肩接踵,不時還和幾個拄著登山杖的下山遊客擦肩而過。
假期絕不要去西湖。
林一牢牢記下了這個教訓。
人多歸人多。
這幫長期埋首在教室窄小天地的書山題海中的男女高中生們,穿梭在林木掩映之間,間或能眺望到遠處的湖麵,還是在大自然清新的空氣裡找到一絲心曠神怡。
蔣紫璿好像已經忘記了剛才的不愉快,開始帶頭大聲唱起歌來,她唱的是:
“西湖美景三月天哎春雨如酒柳如煙哎
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麵手難牽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若是千呀年呀有造化白首同心在眼前……”
經典的黃梅戲版《新白娘子傳奇》熱播的年代,正是電視台影響力最大的時候,何況白蛇傳本是臨安民間故事。
會唱的同學已經開始大聲應和,不會唱的也能跟著小聲哼哼幾句,隊伍裡的氣氛終於歡快起來。
他們唱完《渡情》又接著唱《千年等一回》,寶石山本不是高山,很快就來到了保俶塔下。
保俶塔相傳始建於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十國時期,曆代幾經重建,現塔實際複建於民國二十二年。
保俶塔的得名有種種說法,最廣為流傳的是與吳越國最後一任國王錢俶有關。
五代時,中原兵連禍結,十國攻伐不斷,唯有偏安一隅的吳越國不興刀兵,與民休息。
宋太祖陳橋兵變之後,幾經南征北戰已經有一統天下之相,為了結束亂世,吳越國王自願納土歸宋。
然後,錢俶一入汴梁即被扣留。
臨安百姓感念錢氏數十年來保境安民的功績,把寶石山上這座塔稱為“保俶塔”,寓意遙祝他平安。
山是好山,塔也是好塔。
然而奈不住有人要開始作妖了。
“錢氏源遠流長、枝繁葉茂,自宋代起就在百家姓中列名第二,我家正是錢忠懿王嫡傳一脈,有族譜為證……”
這個洋洋得意的語氣,林一都不必抬頭看,毫無意外是錢嘉豪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