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不久就進入了三月,草長鶯飛的季節。
這個周五有點小特殊,林一頭一回在學校接到了於秀娟女士的電話。
告訴他自己和林爸今天有事不會回家,並且讓他去姑姑林國芳家吃飯,晚上可以睡在那裡,她已經打過招呼了。
林一當然拒絕了,爸媽還是把自己當小孩子,吃頓飯還要安排,還怕自己餓死嗎?
他想了想,沒必要折騰這麼一圈,還不如在學校裡多住一晚,周六再回家就得了。
姑姑雖然也是至親,但睡在彆人家多少有些不自在的。
於秀娟最後還是點頭同意了,學校在家長眼裡也還算是“安全範圍”。
臨中常規的住宿時間是周日晚到周四晚,但周末也有人住。主要是高三年級周六上午多上半天課程,所以周五晚上也住宿。另外就是家在外地的學生沒辦法每周回去,周末也會留在學校。
所以林一隻是到宿舍傳達室打了個招呼,就順利留宿了一晚。
第二天上午,他還是睡了個懶覺,拎著小黑包坐194路公交車回家。這次有點不湊巧,可能是正好遇上了高峰期,往城西方向的車輛非常擁擠。
林一想了想還是照例往濱文方向乘坐到了終點站,然後才重新乘車,並且撈到一個後排的座位。
他喜歡坐在後排有兩個原因。
一是臨安的公交車,後排區域的座位比前排區域的高出兩級台階。
以他的身高,平時大部分時候是稍微俯視其他人的,他習慣了這個高處的視角。
二是擁擠的時候後排因為空間小,比較少站乘客,這樣的話不太需要麵對讓座的糾結。
公交車從總站發出之後果然很快被擠得滿滿當當,到校門口的時候已經幾乎沒有縫隙了。
林一為自己的決定感到慶幸。
194過了之江大橋後的很長一段,都是行駛在西湖景區,在虎跑站停下之後很長時間沒有開出,前車門處傳來一陣喧嘩:
“後麵的不要再擠了,擠不上來了,等下一趟吧……”
林一隔得挺遠,不知道前麵發生了什麼,隻聽到讀卡器發出一聲:
“滴,老人卡”。
然後前門關上,一個矮小的身影從後門處竄了上來,提著兩個四升裝的大桶礦泉水,看起來累得不輕。
前門刷卡,後門上車,這也是擠194的基本操作了。
司機大哥關門之後還衝車廂裡的乘客大喊一聲:“後麵就不每站開門了啊,有要下車的提前告訴我,下一站動物園,有要下的沒有……”
剛才上車的是個粗布衣服的小老太太,腳下是一雙明顯手納的布鞋,黑不溜秋的毫不起眼。
這種……
質樸的衣著爸媽那一代人可能也很多年沒穿過了。
現在隻有在這種奶奶輩的身上才能見到,還得是在農村。
其實老太太身上打理得很乾淨,但周圍乘客總有一種臟兮兮的感覺,幾個年輕一點的都不動聲色地往後挪了挪腳步。
林一看著老太太兩手各提一大桶水,又不敢擱在地上怕擋住開門的方向,所以沒辦法去抓門邊的扶手。
隨著車身的晃晃悠悠,她的身體也來回搖擺好像隨時要摔倒的樣子。
以前,林一在公交上或者地鐵上並不常給老人讓座的。
原因有很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