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是不是他們的女兒?
這就叫鑽牛角尖。
張家琪的語氣有點自責:“要是我早點發現她的不對勁就好了,可能就不會弄到這麼嚴重。”
林一也是因為這個所以才關心這件事的,如果自己早點回想起來是不是可以阻止它發生呢?
不過他不至於鑽牛角尖,還安慰了張家琪一句:“這不是你的問題,高三了大家全部心思都在學習上,注意不到也很正常。”
高三,萬事都得靠自己。
張家琪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希望她能早一點好起來吧,回來以後我肯定會多照顧她的。”
可惜,事與願違。
“她回不來了。”
還是來自校園百事通熊宇成同學的一手消息。
事情已經過去了兩天,林一本盼望可以與上一次有不同的結局,沒想到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最後怎麼說?”
“這次是休學,不是請假,沈緣溪的父母今天已經來學校辦完手續了,寢室裡教室裡的東西全都帶回去了。”
老熊不僅打聽到了名字,還把前因後果都搞清楚了。事到如今,林一也隻能儘一下人道主義關懷:“人怎麼樣?”
“聽說去醫院看過了,診斷出來有嚴重的抑鬱症,醫生的要求是不能再參加高三的高強度備考。”
“說起來她的爸媽已經很關心她了,差這麼幾天工夫連期末考試都不讓她考,直接辦了休學。”
“沒有期末考試成績的話,下個學期就算回來,拿自主招生名額就很不利了,雖然文科班本來名額就多。”
還有心思考慮自主招生?
林一搖搖頭:“抑鬱症這個病沒那麼容易,下個學期是不可能回來的,她肯定趕不上跟我們一起高考了。”
這個年月大家對抑鬱症的了解還很有限,普遍認為隻是一種心理障礙,自己調節調節就好了。
實事求是地說,十幾年後還有很多人覺得抑鬱症病人隻是“矯情”而已。
“如果耽誤高考的話,那代價可就大了。”
雖然素不相識,但畢竟是同一個年級的同學,大家很可能在校園裡打過照麵,老熊也很感慨:
“唉,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這件事怪她爸媽嗎?
林一能理解,所謂的中產父母對後代的階層滑落懷有極大的恐懼,在以後還會把“雞娃”這件事推到更加登峰造極的程度。
他看到過一個短暫的熱點新聞。
申城交通大學,毋庸置疑國內頂尖的名校,有一對同樣從校園走出來的學霸夫婦,從小親自輔導功課,孩子中考失敗隻能上職高。
心情崩潰之下,在校友群裡鬱悶傾訴,結果炸出來一大堆有類似經曆的家長,吐槽了個熱火朝天。
這個時候想必他們都非常向往,校友子女優先錄取、推薦信乃至捐贈入學之類的“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吧。
回到沈緣溪的家庭,父母都是之江大學的校友,獨生愛女本身也在全市最好的重點中學就讀。
希望她克紹箕裘進之大,似乎也是“合理”的要求。
但是那些沒有上過之江大學,或者乾脆沒有上過大學的父母,他們難道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好的前程嗎?
沈緣溪,一個被寄予了美好願望的名字,她崩潰之前或許曾無數次追問為何會這樣,但沒人能回答這個女孩:
江山八萬裡,何處是桃源?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