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想象了一下那個場景,都替程惟尷尬得慌。
嘲笑了兩聲之後才接著說道:“所以後來程惟再出去做app演示的時候,至少要帶兩隻手機,哪隻響了就拿哪隻。”
王愷聽完也笑:“這種產品是找的哪門子外包做的,就算是李菲菲教授的研究生也不敢拿這種東西出來交差的,聽起來像是被騙了錢啊?”
林一給他揭開了謎底:“程惟本來還以為這效果是正常的,直到後來才知道,他花了八萬塊錢買到的app,嘟嘟打車的第一個版本是由一個中專老師帶著十幾個學生搞出來的。”
“嗯,準確地說不到八萬,因為產品不滿意他把最後的尾款給扣了。”
王愷雖然也在聽故事,但他職責所在還是更關心技術本身。
“那嘟嘟打車現在的版本應該是後來重新做的吧,我們動手之前專門研究過,沒有那麼大毛病。”
林一點點頭告訴他:“後來程惟找了個靠譜的cto,花了幾個月的時間通過應用內更新把整個app的架構都重新搭了。”
“這也是為什麼他比我們早了一年時間,我還能有信心在產品上不比他差的原因之一。”
他轉頭看了眼自己這個:“程惟找來的人叫張搏,跟你一樣也是熊廠出身,之前認識嗎?”
王愷搖頭:“不認識。”
林一沒再多問,貴為三巨頭之一的熊廠已經是個巨無霸了,員工眾多相互之間不認識也很正常。
他樂觀得說:“我想雖然已經過去了一年的時間,但早期版本的bug未必沒有遺留在那裡,我覺得我們的產品上線之後應該是能超過他們的,你有信心比你的前同事做得更好嗎?”
王愷倒是很自信:“你放心,你拿著我做出來的app去交通委的時候,絕不會把你晾在台上響不起來。”
“哈哈哈!”
兩個人在那兒黑了一把程惟紛紛感到心情舒暢,其實林一還是很輕鬆的,在這方麵他相信自己不會像程惟那樣被輕易糊弄。
笑過之後王愷才想起來問道:“林一,怎麼你對嘟嘟打車的事情那麼熟悉?”
打車軟件的競爭是從去年開始的,嘟嘟打車在今年上半年拿到1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之後,目前暫居這條賽道的第一名,它以及它的創始人程惟已經不算是無名小卒。
不過呢,到目前為止外界對於程惟和嘟嘟打車的了解還不是很多,算上暑假裡買的那些通稿的話,林一本人的名氣還比他要大一些。
林一當然沒法實話實說,不過他有很合理的解釋。
“王星告訴我的,程惟搞出那個軟件之後第一個拿給了他看,隻得到了王星兩個字的評價:垃圾。”
每團收購隨便外賣網之後,王星確實還找過他兩次,主要是在聊外賣的業務,雙方勉強可以算是朋友了。
不過林一現在跟王愷說的話,有點暗示“我跟王星非常熟,什麼話都聊”的味道,他已經懂得在下屬麵前需要拿出點神秘感來了。
王愷沒有懷疑這一點,而是非常實事求是地說道:“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確實是垃圾。”
林一沒有再埋汰尚未謀麵的程惟,心裡想著:
拿著這種垃圾app乾到京城第一,那個男人應該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