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先丟出了自己一如既往的結論,然後再闡述原因:“每團手上有一套在千團大戰中鍛煉出來,經過甘嘉偉之手引入了a廠多年經驗的運營和地推體係,也有成熟的團隊。”
“雖然餓了嗎拿到融資之後狂踩油門,開始不斷不斷地鋪開新的城市,但這個速度已經落後每團一籌。”
“張旭濠雖然性格很強勢甚至稱得上凶猛,喜歡用鞭子抽著底下人乾活。但他很快就不得不承認,自己在管理的精細度上是比不了每團的。”
“餓了嗎唯一的機會在於,每團不是單線作戰,它在團購市場的競爭還遠遠沒有分出勝負,而且那還是個更加重要的戰場。”
“如果說每團有十成功力,那它最多隻拿出了兩成在外賣上麵。”
李羅賓下意識地以為林一在恭維熊廠控股的糯米,其實從頭到尾給每團造成過威脅的都隻有點評。
“我聽說你跟王星的關係不錯,是因為這個原因你對每團的評價這麼高嗎,如果是這樣的話熊廠現在進軍外賣市場還能有機會嗎?”
林一拿到熊廠這筆1億美金之後也成了創業圈的紅人,確實跟王星在私底下又聊過幾次。
不過他之所以能這麼篤定,完全是依靠前世的經驗。
“機會還是有的。”
“餓了嗎是從大學做起來的,而每團外賣是從收購我的隨便外賣網開始,目前對高校市場的依賴度更高。”
“每團之所以收購之後等了兩個月才開始大手筆推廣,除了內部整頓以及各種準備確實需要花時間之外,也是在等大學開學。”
“也是因為他們兩家的市場高度重合,所以一上來就大打出手不可開交。”
“咱們熊廠現在做外賣的話就要另辟蹊徑,沒必要去跟他們湊那個熱鬨,其實外賣在白領這個群體裡麵也是存在巨大的需求的。”
“年輕白領單身的一般都不會開夥,就算是有伴侶的也可能兩個人都不會做飯,在有外賣之前隻能出去吃,很容易轉化為外賣習慣。”
“而且相比於在校學生,白領的消費能力更強,所以相應的他們的消費選擇也更加挑剔。”
“所以針對這些用戶,商家的選擇就不能像每團和餓了嗎那樣找些不知道在哪兒的黑作坊,而要找那些品牌經營的連鎖店,或者是至少得有實體門麵的正規餐飲商家,地推的打法是不一樣的。”
“熊廠是赫赫有名的it三巨頭之一,人儘皆知的互聯網大廠,一貫擁有良好的社會形象,更能夠贏得他們的信任。”
林一侃侃而談,顯得對此早有深思熟慮,他的托詞是這些都是上一次創業時候準備好卻還沒有來得及實施的想法。
這年頭魏澤西的事情還沒有出,李羅賓也沒有被人用礦泉水澆頭,熊廠還是有一點聲譽的。
李羅賓聽下來覺得他的話都還是挺有道理的,也注意到他刻意用的“咱們熊廠”這個稱呼,突然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如果林一的業績承諾沒有實現,對賭失敗,到時候熊廠會持有萬裡出行40的股份,下一步肯定是增資收購。
屆時不妨把這個家夥一起拿下來,讓他直接負責外賣業務,這樣也算專業對口,讓他有始有終。
雖然這個家夥年輕得過分,另一重身份是大二年級的在校學生,但這一點反而無關緊要。
這個行業從來都不以年紀論英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