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惟畢竟是個非常理性的人,他放棄了對於林一的揣度,無論是因為什麼原因,現在的情況都是嘟嘟打車落入了下風。
因為用戶不會試圖諒解嘟嘟的難處,一旦發生卡頓或者宕機這樣的事情,次數多了就會自然地轉到萬裡出行app上去,反正兩家的補貼力度是一樣的。
作為一個外行,他不知道應該怎麼處理,但他知道要關心最重要的事情是:
“多久能處理好?”
“至少十天!”
張搏咬了咬牙,“這個前提是,從現在開始整個公司的技術部門不下班,不分晝夜地重新搭建服務器架構,我爭取在這個期限內解決。”
“太慢了!”
這麼大的決心仍然被程惟斷然否決,雖然他的語氣平淡但是不容置疑,給了張搏非常大的壓力,他也知道現在是嘟嘟打車的關鍵時刻。
“憑我們的實力……”
“鵝廠呢,如果有他們支援呢?”
程惟立刻打斷,所謂經營就是要把各方麵的資源利用到極致,在這方麵他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何況現在也不是嘟嘟打車在單打獨鬥。
“呃……”
好在張博的反應也很快,立刻考慮了一番得出結論:“鵝廠應該在這方麵有更多的經驗和技術儲備,如果是這樣的話應該能夠加快。”
程惟沒有再問,因為他直接就給小馬哥打電話去了。
很快他去而複返,並且告訴張搏:“鵝廠會派一支幾十人的精銳技術團隊過來,明天到位,服務器要多少給多少,剩下就看你的了。”
“我隻有一個要求,時間!時間!時間!”
鵝廠能夠這麼召之即來當然不是程惟牌麵大,無非是因為打車軟件這一戰至關重要。
小馬哥連錢都慷慨地出了,再借幾個人根本不算什麼。
站在程惟的角度上來說,他能夠給出的所有支持都給了,毫無保留。張搏也不是婆婆媽媽的人,當即把這個軍令狀領了下來。
第二天,鵝廠的團隊準時到達。
其實在三巨頭裡麵,在技術上外界公認的是熊廠最強,不過以鵝廠的家大業大,隨便拿出一點底蘊來都夠嘟嘟打車這樣體量的公司受用不儘了。
在他們的協助之下,張搏對於完成任務的信心總算是充足了很多。
接下來的事情沒什麼稀奇,無論團隊有多優秀也是需要乾活的,就像張搏說的那樣他們開始724小時熬夜爆肝。
在這期間程惟除了每天至少追問兩次進度之外並沒有給予他們太多關注,反正自己也插不上手。
他更多的精力還是放在了和萬裡出行的補貼戰上麵。
客觀來說,服務器的能力雖然對嘟嘟打車這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還談不上是致命的。
畢竟嘟嘟從來也不以產品見長,要知道就算剛開始他們的app隻有50響應率的時候,程惟都敢帶著這樣的東西到交通委去做演示。
儘管如此,他開始敏感地察覺到,萬裡出行已經不知不覺地領先了。
也許是因為萬裡出行打響了第一槍,也許是因為他們的日期選的好,是從1月1日開始的,總之所有人都認定萬裡出行才是這次補貼政策的“原創者”,而嘟嘟隻是個跟風的。
明明嘟嘟打車早就跟鵝廠商量和策劃了類似的活動,但此時已經有口難辯,所有媒體在報道的時候梳理時間線,都是以萬裡出行為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