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黃車來說,能夠得到萬裡出行的投資是一個重大的勝利。
這不光是錢的問題,以它目前在資本市場的熱度是不愁找不到錢的,但誰給的錢很重要。
當初林一拿到的第一個1億美元如果不是熊廠和李羅賓給的話,他估計也混不到現在。
這一次,輪到他給彆人當靠山了。
“1億美元?”
“對。”
“林一我必須要承認,你的魄力超過我的想象,我相信戴巍會用這1億美元證明你的眼光的。”
代表小黃車出麵溝通的老朱顯得非常振奮,拿到萬裡出行這筆錢足夠奠定小黃車的行業地位了。
看來這次,自己的戰績裡又要加上一個以小博大的經典案例了。
雖然雙方的意向已經基本談好,但是這麼大一筆投資,該走的流程還是要正常走的。
作為戰略投資者,萬裡出行勢必要對小黃車進行詳細的儘職調查,這項工作林一交給了專業人士劉簡妮去負責。
然後就出了點小狀況。
劉簡妮在小黃車的工作遇到了一些阻力,據說戴巍和他的團隊對於她的儘調措施非常抗拒。
創業公司嘛,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問題,林一和劉簡妮對於他們的管理水平其實是有心理準備的。
但是戴巍可能是沒有經驗,所以態度很是生硬,一度導致儘調工作完全停擺無法進行下去。
好在老朱是個經驗豐富的老江湖,他在小黃車以及萬裡出行之間來回溝通,起到了潤滑劑的作用,最後還是磕磕絆絆地把這個過程給推下來了。
劉簡妮向林一彙報的時候是這麼說的:“我們一開始預計小黃車就是個草台班子,可能還高估他們了。”
“根據我的調查對方不存在有效的管理,製度上是缺失的,團隊上是任人唯親的,隨意性很大。”
“即便考慮到它成立的時間、所處的階段,跟那些成熟的創業團隊相比,也隻能說是相當幼稚的。”
“戴巍據說在光華還做過學生會主席,我不知道他是怎麼混上去的,但從組織結構的嚴密性上來說,小黃車連學生會那樣過家家的東西都比不上。”
“彆的暫且不論,我認為最大的問題在於它的財務管理,以目前的水平我覺得交給它1億美元是很危險的。”
林一輕笑了一聲,聽到這樣的評價他倒是沒有太意外,還反過來安慰自己的cfo道:
“沒關係,都可以談嘛。”
他向對方提出的第一個問題還不是指向管理團隊的。
“老朱,不是我說你,我看了小黃車的章程,怎麼被你們搞成這幅亂七八糟的樣子?”
“在我們萬裡出行進來之前,總共也就做到了b輪融資,居然除了戴巍本人之外,還有兩家投資人都享有一票否決權,你們是不是欺負人家小孩兒不懂行了?”
老朱對此隻是嘿嘿一笑,而同時在場的戴巍就顯得很是彆扭了。
居然叫他小孩兒。
林一不知道自己無心地撩撥到了某人敏感的神經,還在大喇喇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你們這麼乾有點不太厚道,我不管你們之前是怎麼商量的,萬裡出行進來之後隻有我們一家能夠一票否決。”
老朱當然表示反對:“話不能這麼說,你得講個先來後到吧,沒聽說後來的投資人還能給早期的投資人提要求的,也沒聽說有一票否決權還能要回去的,你這是在為難我啊。”
“不如這樣,算你們多一票怎麼樣?”
林一當場翻了個白眼,加重語氣強調道:“都一票否決了,你給我多算一票有個屁用,我覺得我這張臉上也寫著好忽悠三個字嗎?”
“你才給了戴巍多少錢?萬裡出行準備給你們掏1億美元,不是為了來跟你們玩兒否決遊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