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的時候,行業裡出了個新聞,倒算不上什麼大事兒,但多少是個談資。
當時有篇文章突然走紅,題目叫作《人民想念周紅衣》,就是跟林一在烏鎮有過一麵之緣,搞殺毒軟件的周紅衣。
這篇文章並不是因為寫得如何精彩或者跌宕,又或者爆出了什麼驚人的秘聞,就是平實地表達了一種感慨和情緒。
為什麼要想念周紅衣呢?
周紅衣這個人,在業內算比較有個性的,首創殺毒軟件免費的模式,但也有過“流氓軟件”的惡名。
他跟每團的王星還有段小過節。
周紅衣成名早,向來自視甚高。王星當年校內網被迫出售之前曾經去紅山資本尋求融資,在現場遇到過周紅衣卻沒有把對方認出來,於是被後者認定為沒有禮貌成不了大器。
這種性格難言討喜,在小說裡通常是等著被打臉的對象。
總之,這股突如其來的“懷舊風”,跟周紅衣本人關係不大。
人們想念的不是他,而是那個時代。
就在不太久遠的過去,林一重生的那一年,周紅衣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跟小馬哥針鋒相對搞“二選一”的。
沒討到便宜,也稱得上雖敗猶榮。
因為幾年以後的今天,在鵝廠跟a廠兩大山脈統治了整個行業,人們已經很難想象再出現這樣頭鐵的人物。
再後來的年輕人聽到這段故事的時候,多少有幾分“上古傳奇”的既視感吧。
林一跟周紅衣並不熟悉,反倒在嘟嘟打車合並的事情上欠過小馬哥的人情,他並沒有參與這個話題。
因為有一個,算是老朋友吧,又來找到了他。
“好久不見啊,林一。”
“這事兒恐怕怪不到我頭上吧,老朱,當初你說小黃車會給我們一個消息,結果轉頭就去找了鵝廠,這才一拍兩散的。”
瀾滄江創投的老朱,去年帶著小黃車戴巍來過一趟,此時嘿嘿一笑,絲毫不覺尷尬和為難,還振振有詞地為自己辯解。
“林一你這麼說就避重就輕了,我記得很清楚,你們萬裡出行投資obike的消息可是在小黃車跟鵝廠之前吧?”
“所以說是你們放棄了小黃車在先,所以戴巍才不得不另謀出路,這賬無論如何不能賴在我頭上。”
當時雙方的情況其實他們都心知肚明,算是各懷鬼胎吧。
林一也懶得跟他掰扯這個,直截了當地問道:“以前的事兒就不提了,你今天過來隻怕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吧?”
“聰明!”
老朱也沒有藏著掖著,“不瞞你說林一,今天我帶來了一個重要的提議,相信你應該會感謝我的。”
林一有一種奇妙的感覺,好像這家夥就像三國裡麵那些巧舌如簧的說客,總是喜歡信口開河。
“說說看。”
老朱並未在意他態度上的冷淡:“我至今仍然認為,當初萬裡出行和小黃車沒能最終牽手,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如果當時雙方強強聯手,按現在共享單車行業的局麵也不至於變成這個樣子,可能早已分出勝負。”
這話肯定是有水分的,林一知道如果他選了小黃車的話,那麼鵝廠自然就會去選obike,想要不戰而勝是不可能的。
老朱不管他信不信,自顧自說道:“好在這一次,我們覺得是時候糾正這個錯誤,讓事情重新走上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