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公司的大概情況。”
劉簡妮林林總總地說了一圈,其實歸納起來就一點:
他們已經滿足上市條件了。
不過在那之前,林一還有另外一個提議。
“簡妮,有一個想法自從師姐離開之後,我已經考慮了很長時間,我覺得是時候跟你探討探討。”
“現在公司的業務線非常簡潔,我們的目標也很清楚,關於盈利這件事情你比我還明白。”
“與此同時,我也希望能夠拿出更多精力,能夠專注於未來幾年的重頭戲,造車項目當中。”
“所以,我建議將你的職務由cfo提升為ceo,你意下如何?”
這麼重大的決定當然不是心血來潮。
從忠誠和能力上來說,林一跟劉簡妮共事好幾年,對她是充分信任的,以目前萬裡出行的業務而言就算林一本人繼續擔任ceo也未必能做得更好。
從公司的發展階段上來說,一個財務出身的職業經理人負責最高管理團隊,通常是一家大公司走向成熟的標誌。
比如a廠的逍遙子。
劉簡妮當然也明白,這對於自己來說是多麼重大的一個機會。
從一個風投,廣義的金融行業從業人員轉變到企業的cfo,這條路她已經走了四年。
而從cfo到ceo,又是一段非常遙遠的距離,很多人一輩子都跨不過去,現在似乎近在眼前。
她的心裡一定是有些波瀾的,但並未表現得如何急切。
“鵬程汽車那邊,生產基地開工之後整個建設周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結束的,至於鵬程1號的研發你也隻是起到指導性的作用。”
“萬裡出行這裡,雖然業務已經穩定,但畢竟我們的曆史隻有短短的五年,這個時候你就卸任會不會太早了?”
“從我的經驗來說,最好能夠在上市之後再有一兩年的過渡期,那麼整個過程就會非常平穩了。”
林一比她本人還有信心的樣子。
“用不著那麼小心翼翼,因為萬裡出行已經不再是當初朝不保夕的時候了,並不會因為換一個ceo就引發什麼動蕩和猜想,之前師姐離開的時候不也好好的嗎?”
“再說了,我也不是直接退出公司,仍然會擔任董事長,隻不過在具體業務層麵基本放手給你和管理團隊。”
“至於你說的時機問題,我覺得宜早不宜遲,要換就在上市之前換,省的上市之後搞突然襲擊,外界還以為我們出什麼事兒了。”
劉簡妮明白了。
雖然當上ceo不代表她就掌握了這家公司的最高權利,上麵還有林一在,但這一步的跨越仍然意義非凡。
對此,她是要表示感激的。
至於林一為什麼不自己留任ceo,而讓她擔任總裁之類的過渡性職務,這個理由也不難猜。
劉簡妮還記得,林一說過,在他心裡那個職位隻屬於一個不可取代的人。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