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去了趟越州。
鵬程汽車的生產基地開工已經大半年了,平時都是邵宇在盯那邊的進度,林一隻是方便的時候過去查看一番。
“施工進展如何?”
“非常順利。”
邵宇不是報喜不報憂而是實事求是,“首先當地對於我們這個大型整車廠的項目非常重視,幾乎在所有方麵都給與了極大的便利。”
“其次公司本身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團隊成員基本都撲在了項目上,為了早日建成投產而拚搏奉獻。”
邵宇說的並不是自己,而是下麵的工程師,不過林一當然也不會忽略了他的貢獻。
林一用人是會往狠裡用的,那種希望965過平淡生活的人不適合在他手下工作,至少不適合在鵬程汽車工作。
這一點,倒是跟那個南非出生的美國同行很相似。
林一比其他老板要有節操一點的地方,他自認為是對於人才表達尊敬的方式非常市場化。
“錢要給夠!”
鵬程汽車從萬裡出行獨立之後已經做過融資,但是不會像萬裡出行那樣瘋狂燒錢長期依賴投資人輸血。
等到生產基地完工整車下線之後,就能產生收入了。
鵬程汽車拿出來分給團隊的股票餘地也更大,上上下下或多或少可以分到一份,包括林一本人。
所以林一在鵬程汽車的持股比例也是高於萬裡出行的,後者上市之後他還可以通過質押股票套現,然後用來增持這個寄予厚望的造車項目。
林一本來還想聊聊加班費的事情,不過邵宇還沒有說完。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鵬程汽車越州生產基地,預計在農曆年底之前應該可以完工。”
“開年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試生產了。”
林一當然希望建設速度是越快越好,但這個程度堪稱是驚喜了,對於邵宇的工作成果也不吝誇獎。
邵宇又說道:“不敢居功,其實還有一個人對於這次生產基地的建設貢獻很大,我必須跟你彙報一下。”
“你說。”
“是周先生。”
林一當然知道他說的周先生是誰,顧采薇的父親周則誠。
年初林一去拜訪的時候,周則誠曾經問過生產基地建設的事情,並且還跟邵宇互留了聯係方式,表示如果在當地遇到什麼困難可以去找他。
“並不是我主動找周先生求助,而是周先生對於我們非常關心,隔三差五地就來問問我,偶爾也親自過來。”
“我們的項目在市裡麵是掛了號的,要說遇到什麼刻意的刁難肯定不至於,但是小麻煩在所難免,很多都是周先生幫忙解決的。”
林一意外:“之前怎麼沒說?”
邵宇解釋道:“周先生說這點小忙隻是舉手之勞,如果專門說給你聽顯得像是在邀功了。”
“但是現在項目完工在望,我想著讓他這麼做好事不留名也不太對,所以還是跟你說一聲。”
林一明白了。
邵宇之前猶豫肯定也是考慮到了周則誠跟林一的特殊關係,林一並沒有為此苛責他。
不過這事兒既然林一已經知道了,那就不能再裝聾作啞,所以他再次帶著一後備箱的禮物上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