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經驗自定義分配機製說明:】
【玩家在廢土中擊殺的所有非玩家生物都會產生經驗值】
【沒有麵板的情況下,玩家無法對獲取的經驗自行分配,將默認為強化個人等級】
【擁有麵板的情況下,玩家才能夠自行分配所得經驗值,除強化個人等級外,還可以強化技能或天賦的等級,甚至是保留經驗】
【若麵板並非本體自帶,而是來源於授予的情況下,授予者有權調整被授予者獲得經驗的比例或數額】
甲板上,季祁閱讀完和分配經驗提示一起彈出來的說明書,陷入了沉思。
根據說明書所述,隻要是因為被信息態融合到船上而獲得麵板的玩家,今後獲得的擊殺經驗,豈不是都可以被他這個麵板授予者留一手?!
這是什麼神仙割韭菜方式!
真是激動的心顫抖的手,看著出現在眼前可以橫向拖動的“發放比例”條,季祁差點兒直接拉滿。
但轉念一想,要想驢拉磨,必須舍得喂草,韭菜還沒長大,嘎著也沒多大意思。
所以,本著為手底下的玩家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以便日後能擊殺實力更強、獎勵經驗更加豐富的廢土生物,季祁忍著心痛,把分配比例設置在見麵分一半的程度。
啥,這也太黑了?
對此,季大善人表示,是船上的設施玩家不用,還是提供的庇護玩家享受不到,怎麼輪到建設資金上就非得我一個人出?
我可以拿大頭,但玩家是不是也應該眾籌一下。
而且考慮到對玩家的實力壓製,防止他們飄了以後起了異心,省得到時候還得把資格強行收回來。
我這也算是為了團隊穩定做出的良苦用心,稍微多收點管理費怎麼了!
大不了以後關係混熟了再慢慢漲上去就是了,至於漲多少,那就看心情了……
【自定義經驗分配比例:50】
【艦長進化點+12.5,餘額:532.5】
【玩家經驗發放中……】
與此同時,陸鳴麵前刷出了擊殺獎勵和任務完成的提示。
“嘶~~數值化的經驗獎勵,官方未免也太良心了吧!”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玩遊戲,除去為了放鬆現實中壓力這種一聽就像借口的理由外,更主要的,是因為一個人在遊戲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自身的成長。
現實中有一句謊言,叫“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因為在現實裡,往往付出與收獲是不成比例的。
可在遊戲中,這句話卻成了現實,因為付出的每一分努力幾乎都能得到對等的回報。
每擊殺一個小怪、每完成一個任務,收獲和成績都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得到,這也恰好激活了人腦的獎賞係統,觸發了強烈的驅動力,讓更多的人很容易就能體會到很難在現實中找到的自我肯定與對未來的期待感。
但這種清晰認知的出現需要一個前提條件,即數值量化。
無法量化收獲的遊戲,隻能變成現實的延伸,靠著其他賣點去吸引玩家,就好像廢土啟示錄,一直以來都是靠著“尋寶”這一個賣點支撐下來的。
至於遊戲體驗,說是毫無也不為過,危機四伏的廢土背景、沒有任務給出的確定目標、過於硬核的戰鬥方式等等等等,一切的一切都讓絕大多數玩家們覺得不過是換了個比現實更苦逼的方生活罷了,所以啟示錄才被戲稱為“海藍星o”。
但現在不一樣了,遊戲中不僅推出了麵板、任務,甚至連擊殺野怪的經驗都給量化了,體驗感拉爆了有木有!
看著多出來的13.5點個人經驗值,再來個幾次就夠升級了,陸鳴頓時感覺鬥誌昂揚,未來可期。
起碼在測試期間,誰想拉老子下船都不行,耶穌都不行!
……
一上午的時間很快就在打魚中過去了。
彆看時間不長,但收獲卻是不少,一共足足19頭各種魚怪,堪比之前一天的捕獲量了。
這種現象與玩家陸鳴的努力是分不開的,要不是他自告奮勇地以自己為餌,在船沿邊靠往海裡灑血引誘魚怪,就憑季祁那個自帶恐懼效果的“普通變異生物殺手”裡程碑,能打個三五條就算不錯了。
期間,在季祁的輔助下,陸鳴又成功補刀七八頭,順利將個人等級提升到了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