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崇瑞帝是個不著調的皇帝,不按常理出牌。即使此次認定了徐鑾有罪,崇瑞帝也未必會賜死徐鑾,說不定日後徐鑾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因此沒必要把徐鑾得罪死。
準備停當,為了避免打草驚蛇,賈琛授意屬下,要進一步麻痹徐鑾和劉銳。
然而,就在賈琛準備動手的時候,劉銳卻突然人間蒸發了。
原來,徐鑾在察覺到危險後,急中生智,從正在看的《孫武兵法》裡撕下一個“遁”字,並偷偷將這個字塞給了劉銳。
劉銳聰明機警,登時會意,藏匿了起來。
然而,賈琛棋高一著,智高一籌,他已猜出劉銳定然沒有逃遠,應該還躲在揚州城裡。
事不宜遲,賈琛立刻聯係左良玉,讓他派軍隊在揚州城裡搜尋劉銳。
揚州城人煙阜盛,要想找到一個人,無異於大海撈針。
但賈琛足智多謀,他在略一思忖後,斷定劉銳不會躲在親朋好友家中,也不會露宿街頭,躲在窮苦民居之中。
劉銳身為徐鑾的管家,平日裡也算是養尊處優,他八成躲在勾欄瓦肆這種逍遙窟裡。
左良玉遵照賈琛的指示,命令手下著重搜查青樓妓館等煙花柳巷。
三日後,劉銳被軍隊從一家青樓裡搜了出來。
賈琛派人審訊劉銳,但劉銳這個人,圓滑世故,仗著自己是徐鑾的管家,死不張嘴,還氣焰猖狂。
審訊了兩日,依然毫無所獲,賈琛親自出馬,隻用了兩步棋,就讓劉銳乖乖認罪。
第一步棋,賈琛把徐鑾私吞贓銀之事,詳細地給劉銳講了一遍。
賈琛告訴劉銳,自己已經掌握了確鑿而又詳儘的證據,徐鑾絕無脫罪的可能。
這一番話讓劉銳產生了錯覺,誤以為徐鑾大勢已去。
第二步棋,賈琛告訴劉銳,隻要他乖乖做證,就可以法外開恩,免了他的罪責。
劉銳為了自保,如竹筒倒豆子一般,把徐鑾的所有罪責都供了出來。
對於劉銳的證詞,賈琛極為重視。
每當劉銳說出一樁,賈琛不但讓手下詳細記錄,還火速派人將涉案的官員拿來對質畫押。
麵對如山的鐵證,徐鑾百口莫辯,隻好乖乖伏法,低頭認罪。
按理說,賈琛乃是欽差大臣,可以當即判徐鑾一個斬立決。
但給崇瑞帝辦差事,要懂得揣摩聖心,留有餘地。
崇瑞帝未必舍得殺掉徐鑾,自己作為欽差大臣,也不能越俎代庖。
自己隻需要把徐鑾犯的所有罪責呈報上去,最後的定罪還是交由崇瑞帝來裁度。
正所謂聖心難測,自己沒必要自作主張,觸了崇瑞帝的黴頭。
料理完了徐鑾,賈琛又通過徐鑾順藤摸瓜,查出了揚州城八大鹽商與倭寇以及匪寇的勾結罪證。
賈琛抄沒了這八個鹽商的所有家產,震懾了其他的不法鹽商。
賈琛還通過其中一個鹽商,聯係上盤踞在近海的一夥倭寇,泄露給對方一個假消息,誘使對方來揚州城劫掠官銀。
結果,賈琛早已聯係左良玉,布下天羅地網,將這夥倭寇一網打儘。
賈琛自己一個人就殺了九名倭寇,揚州守軍合計殲敵九十一人,俘虜十三人。
這一仗之後,盤踞在揚州附近的幾股倭寇紛紛遠遁,到其他城池劫掠,不敢再來揚州城。
揚州百姓都拍手稱快,對賈琛感恩戴德。
一向自視甚高的左良玉也對賈琛深表敬佩。
崇瑞帝龍顏大悅,宣召賈琛回京領賞。
另一邊,林如海在賈琛開出的藥食治療下,竟然基本痊愈了。
林如海把賈琛請到家裡,大擺筵席,對他千恩萬謝。
同時,他也看出賈琛和林黛玉似乎郎有情妾有意,二人互相對視時的眼神有點不對勁……
難道自己女兒喜歡這個少年欽差?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