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有共同興趣就無話可說,互不理睬,難道這就不痛苦了?為了家庭的和諧,有些代價是必須要付出的。無論你想得通還是想不通,都必須要明白,跟婆婆處好關係是你無法避開的義務,也是應有的生活態度。”媽媽說。
範筠萱如同一個泄了氣的皮球,一臉生無可戀的樣子。
郭嘉俊看著她的表情,“噗嗤”笑了,說:“讓一個事業型的女人去聊一些毫無興趣的生活話題,確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筠萱爸說:“所以,你要擔當起潤滑劑的作用,這樣才能減少一些摩擦。”
郭嘉俊連連點頭,“爸,您放心,我會儘力的。”他又轉臉對筠萱說,“筠萱,你做衣服的時候,也不可能把整塊布用得乾乾淨淨的,總要浪費一些。時間也一樣,人不可能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有些浪費是不可避免的。”
筠萱爸說:“跟婆婆聊閒篇,不能算是浪費,其實,這很有意義。對於咱們這些小老百姓來說,有什麼事情比家庭和睦更有意義呢?”
筠萱媽說:“是啊,婆媳之間要想加深感情,就得多聊天,多溝通,多交流。感情深了,就不那麼容易吵架了,有了矛盾,也會心平氣和地去解決。”
郭嘉俊說:“我覺得爸媽說得特彆對。筠萱,你的獨立自主能力很讓人敬佩,但如果能增加些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豈不是好上加好?”
範筠萱苦笑道:“傳統美德就是去浪費時間?”
郭嘉俊搖了搖頭說:“傳統美德不是浪費時間,是善待婆婆。”
筠萱媽說:“嘉俊說得對,善待婆婆的媳婦才有資格被婆婆善待。”
筠萱爸說:“不僅僅是婆媳之間,夫妻之間更是如此,彼此善待,才能相處融洽。”
郭嘉俊問道,“爸媽,像您二位這麼睿智,是不是平時就沒什麼矛盾?即便有,也很快就能解決掉?”
筠萱爸笑笑說:“在你們這個年紀的時候,我和你們的媽媽彼此之間也有過很多次的抱怨、誤會和爭吵。”
“哦?”郭嘉俊頗有興致地問道,“那你們是怎麼解決的?”
筠萱爸說:“冷靜下來之後,我們會認真地溝通交流,反省自己的同時,會多站在對方立場上考慮問題。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所有的不愉快也不過是漫長婚姻之路上的一個瞬間而已。”
筠萱媽附和著說:“婚姻有甜蜜,也一定有苦澀,這才是真實的婚姻狀況。”
範筠萱略帶戲謔地說:“記得小時候,你們常告誡我,一定要把時間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浪費時間是最可恥的。雖然小時候我並不認可,但長大後,這已經成了我的人生信條了,現在可好,居然讓我去浪費時間?哎,有一種被戲弄的感覺。”
郭嘉俊對她說:“爸爸是教授,媽媽是律師,他們看問題當然會站在一個較高的維度,咱們聽他們的準沒錯。”
筠萱爸說:“爸爸媽媽在女兒麵前,就不再是什麼教授和律師了,我們隻不過是普通的父親和母親而已。但正是父親和母親的身份才會讓我們跟你們說這些肺腑之言。這個世界上還有誰會比爸爸和媽媽對女兒的感情更深呢?因為你是我們的女兒,所以爸爸才希望你的處事方法能有所改進,最大限度地獲取人生的幸福。”
筠萱媽說:“人生幸福的前提是家庭的和睦,為了家庭和睦去花些心思,花費些時間是非常值得的,不是浪費。”
這話讓範筠萱和郭嘉俊都很受感動。一家人很快達成一致,要帶著睿睿一起去拜會睿睿奶奶,跟筠萱的婆婆、老親家好好聚一聚,好好吃一頓飯,好好聊一聊天。
一家人擠在一輛suv裡,由郭嘉俊開車,一路暢聊,氣氛融洽。
郭嘉俊邊開車邊說:“我這個老媽啊,愛這個家,愛兒子,愛孫子,唯獨不愛她自己,她這一輩子好像都在為彆人而活。我真擔心,過幾天睿睿上幼兒園了,白天就她一個人在家,她無所事事的得多寂寞啊!”
範筠萱問:“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無事生非?就是精神太空虛了,不懂得享受生活。必須得讓咱媽有點興趣愛好,實在不行就讓她出去跳跳廣場舞,不能整天在家裡悶著,這就跟蹦爆米花似的,悶時間長了是要爆的,而我是她唯一的爆破目標。”
但當範筠萱見到婆婆時,突然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婆婆已經有了自己的愛好,並且興致勃勃地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愛好——剪紙。
當大家聚到飯店包間裡時,嘉俊媽熱情洋溢地跟剛回國的親家公寒暄一番,並且把一個精美的“福”字作為禮物送給親家母,並告訴親家母,這是自己親手剪的。筠萱媽自然要對親家母的這個禮物大加讚賞一番,並且盛讚她的剪紙造詣。嘉俊媽又拿出一疊被剪過的紙,如孩童般興致勃勃地讓大家猜猜這個是什麼?大家很配合地進行各種猜測,有的說是喜字,有的說還是福字,有的說是兩個送福字的小孩,還有的說是貼在門上的財神。嘉俊媽把紙拎起,抖開,大家才看出來,原來是一朵漂亮的栩栩如生的牡丹花。
範筠萱驚訝地瞪大眼睛,“真漂亮,媽,這是您用剪子剪出來的?”
嘉俊媽得意地說:“啊,是我剪的啊!喜歡嗎?”
範筠萱把紙花拎在手裡,瞪大眼睛看著這個精美的藝術品,連聲說:“喜歡啊,太喜歡了。”
嘉俊媽說:“喜歡就送給你了。”
“哎呦,太好了,謝謝媽!”範筠萱一臉歡喜地說。
郭嘉俊看著範筠萱的表情,她臉上的歡喜是真摯的,並不是虛情假意的表演,看來,她是真心喜歡這個藝術品。
郭嘉俊忙問:“媽,您什麼時候還有這一手,我怎麼不知道?”
嘉俊媽一臉感慨地說:“我跟你爸結婚之前,在家做姑娘的時候,從小就跟你姥姥學剪紙,各種福字、喜字媽都會。這麼多年沒剪過了,有點生疏。”
“這還生疏?一點都不生疏,剪得多漂亮啊!”郭嘉俊讚歎道。
“嗨,”嘉俊媽說,“這個花媽之前不會剪,今兒遇見個賣剪紙的,在你們來之前,我跟他現學的,學了好一陣子呢!”
範筠萱說:“等以後過年過節的,咱就不用到外麵買裝飾品了。”
嘉俊媽說:“過兩天等睿睿上幼兒園了,我在家呆著沒事,就多剪點拿出去賣,估計能把買菜錢給掙出來。”
大家對她的想法都很讚成。大家突然發現,嘉俊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大家都明白,這決不是因為可以去掙買菜錢的緣故,一點買菜錢是不會讓一個人的心態有這麼大變化的,尤其是對於一個固執的老人來說。但能讓她的心態產生這麼大的變化的因由到底是什麼呢?難道是她認為剪紙可以讓她的晚年生活發光發熱?抑或往大了說,是讓她覺得這可以讓她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好像還不至於。那到底是什麼呢?眾人百思不得其解。
隻有嘉俊媽自己知道,她心態發生巨大變化的緣由是那個剪紙老頭的一番話著實說到她心坎裡去了。老頭說:“你把兒子養大,已經儘到自己的義務了,該把他交給媳婦了,雖然會心有不甘,但畢竟兒媳才是跟他相伴一生的女人。兒子已經不是小孩子了,總把他捏在手裡,你累,他也累。”老頭還說:“如果把孫子當作婆媳鬥爭的籌碼,換來的隻會是兒子的痛苦和媳婦的記恨,你最疼愛的孫子在這樣的環境下也很難健康成長,這樣做是不會有贏家的,都是輸家。”嘉俊媽也覺得奇怪,之前,類似的觀點她好像也聽說過,但一直都是抵觸的,但今天,同樣的話從這個老頭嘴裡說出來,她不但沒有抵觸,相反,還有一種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感覺。她突然發現,一旦認可了這些觀點,心情便會舒暢許多。她感慨道:“聽你這一說,我這心裡還真敞亮了不少。”老頭見自己的觀點得到了認可,也很高興,他說:“看出來了,你對剪紙也是很感興趣的,那以後沒事就多剪剪紙。剪紙不僅僅是一門手藝,它也是一門藝術,看著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從自己的手裡誕生,這種感覺是很美妙的,我就特喜歡這種感覺。”嘉俊媽直言不諱地向老頭求教那朵花的剪法,老頭爽快地答應教她。於是,老頭耐心地教,嘉俊媽虛心地學,在失敗了三次後,嘉俊媽終於能剪出同樣漂亮的花來,她興奮地像個孩子。老頭誇讚她聰明,一學就會,她更是笑得合不攏嘴,似乎很久都沒這麼開心過了……這一幕幕就發生在剛才,雖已是過去時,但嘉俊媽的愉快心情卻一直延續著,甚至到美味的接風宴結束時,這種愉快的情緒還久久不散。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