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呀蘇先生,酬勞啥的就不用講了,俺們先把活乾完,等乾完以後太孫殿下看著給就行了。”
聽著漢子們的真誠之言。蘇先生內心一陣感慨。
朱瞻圭在這幫學生家長中號召力不是一般的強。
他甚至內心懷疑,朱瞻圭如果現在想造反,這些家長也會毫不猶豫的支持朱瞻圭。
“各位不要著急,你們先聽我說完,再決定去不去。”
見到都有人要回去準備了,蘇先生連忙攔住了眾人,快速的把朱瞻圭想要傳達的意思表明給大家。
“看著外國的奴隸種地,管倉庫,每年根據收成獲得不同的工資,管理1000畝土地以上者,每年保底20兩銀,超過一定收獲另有獎勵,包吃包住,工作5年,包來回運送。”
聽到這個待遇,原本就準備去的漢子們,心裡更激動了。
先不提那些收入低的軍戶,就連那個五大三粗的屠夫都心動不已。
他每天起早貪黑的殺牲口賣肉,刨去吃喝和成本花銷,一年下來,也就能存個四五兩銀子。
如果要是給太孫殿下打工,每年20兩,五年那就是100兩了。
而且太孫殿下還包吃喝,再加上那裡一年四季如春,衣服也不用勤換。
沒有過大的花銷,5年攢個七八十兩銀子絕對沒問題,如果種的多,得到了獎勵,100多兩銀子也是有可能的。
簡單的在心裡算了一下,屠夫心中下了決定,這個工他打定了。
至於家裡的攤子,可以讓自己的小舅子乾,那小子不是想乾這一行很久了嗎,乾脆直接給他得了,自己去賺大錢。
打工這個詞,很快在民間傳開。
凡是能掙錢的消息,是流傳最快的。
幾乎不到兩天的時間,大明的百姓就差不多全知道了,去阿三國打工掙大錢的這個消息。
很多人對此都非常心動,紛紛詢問消息的準確性和其中的內幕。
當得知隻是去阿三國那裡,看管奴隸種地和看管倉庫這點簡單的活,就可以拿到如此高的薪水後,更多人動心了。
在他們看來,這哪是打工啊,簡直就是去那裡當大爺的。
他們雖然沒有管過奴隸,但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啊。
村裡的地主老財們日常怎麼表現的,他們可是一清二楚。
叫他們打仗做些技術活,他們可能不行。
但隻是管奴隸種地,看個倉庫,對於百姓們而言,還真不是什麼難事。
而且更重要的是,這還是太孫殿下主導的。
對於太孫殿下,軍戶們是發自內心的敬佩,農戶們也在軍戶的影響下,對這位太孫殿下好感倍增。
在招收工人的那天,各大招收點幾乎人滿為患。
家中就那麼點土地,種出的糧食交了租子,頂多夠家裡人吃。
刨除了來年開春種的種子,根本就沒有存留,賣錢什麼的更彆提了。
如果家裡要是有個七八口子人,彆說存錢了,甚至連飯都吃不飽。
如今有了輕鬆掙大錢的機會,軍戶和百姓們自然不會放棄。
至於背井離鄉啥的,他們根本就不在乎,什麼都沒有錢和讓家裡吃飽重要。
僅僅三天的時間,各大報名點就招收到了40多萬。
對於打工者,不是誰都能去的,朱瞻圭是有嚴格要求的。
年齡太大的不要,年齡太小的不要,身體有病症的不要。
畢竟要漂洋過海,身體有病症的根本就熬不住。
“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多人,不會是下麵的人拉壯丁強招的吧!”
尚書房內。
楊士奇幾個大佬看著手中的報表皺起了眉頭。
楊士奇覺得這個數據有點假,懷疑是下麵的商會人員,為了完成指標,借助朝廷的名義,強行拉的壯丁招的人。
朱胖胖也皺起了眉頭。
如果真的是這樣,自家兒子的商會就要肅清一番了。
這才多久就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如果不好好管管,以後恐怕會出大亂子。
其實朱瞻圭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覺得是下麵的人,為了功勞打著他的名義強招的人。
故土難離。
這是漢人骨子裡的信念。
就像災荒之年,很多災民如果不是快被餓死了,都不會離開自己的家鄉,去彆的地方逃荒。
為此他都打算讓人去查查,是誰起的頭想的這個點子。
查到了絕對會嚴懲。
但就在他準備派人去查的時候,胡玉的話點醒了朱瞻圭。
當時在等紀剛的時候,在一旁跟隨的胡玉,大著膽子說了一句。
“殿下,奴婢插一句嘴!”
“您之所以覺得這個數據假,是因為您從不缺錢,過的是錦衣玉食的生活。”
“可百姓們和軍戶們卻不一樣,就算不是災荒之年,吃飽飯對他們而言也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更彆提存下來錢了。”
“咱們開的待遇,對於權貴公子們而言算不得什麼,可對於普通百姓和軍戶們來講,這簡直就是給他們送錢。”
“如果這事放在奴婢身上,奴婢也會毫不猶豫的去報名。”
“就您要求下去的那點活,對百姓們而言,這哪是去乾活呀,這簡直就是去當大老爺躺著領錢的。而且還包吃包住,包來回接送,800年也遇不到一件這樣的好事啊,這不去不就是傻子嗎。”
想著當時胡玉說的話,朱瞻圭心裡也是一陣苦笑。
自己是好日子過多了,忘記了上輩子苦逼打工,窮困潦倒的生活了。
如果前世有人給他開這種待遇,而且還是國家保證的,他擠破腦袋也會加入到其中。
抬頭看向還在皺眉思索的朱胖胖幾人,朱瞻圭為他們解釋道。
“這數量不假,而且還是及時停止了招收效果。否則按照一開始咱們給的時間,這數量至少還要翻一倍!”
楊士奇有些不相信的反駁道。
“怎麼可能,這可是不遠萬裡去另外一個地方,而且還要看管那麼多人土地和糧倉,…”
不等他話說完,朱瞻圭伸手攔下了他。
“楊學士你之所以會這樣想,是因為你吃得飽穿的暖,不缺錢,家裡在災年沒有餓死過人!”
“如果你經曆過這種生活,彆說背井離鄉了,隻要有朝廷做後盾,殺人放火的事你都敢乾。”
楊士奇愣住了。
朱胖胖和其他幾個六部的大佬也是若有所思。
“你們呀!”
朱瞻圭伸手點了點陷入沉默的幾人。
“你們高高在上太久了,考慮問題的時候,下意識的會以自己的身份去考慮。”
“可這隻是你們的思維,不是老百姓所想所思所需。”
站起身來,朱瞻圭對著眼前幾位大明朝廷最高層的大佬,語重心長道。
“有時間下到民間,走走看看問問。身為朝廷重臣,連老百姓想的是什麼,需要的是什麼都不知道,你們這是當什麼官!”
“有聖賢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你們研究了一輩子聖人學問,連老百姓的想法都搞不清楚,我說句難聽的話,你們這學問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嗎?”
“其實不單單你們,下到縣令小吏,上到一品大員,又有幾個考慮問題的時候,真的想過老百姓。”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的含義你們比我更清楚,都好好想想吧。回頭我會向皇上提議普查一下,如果達不到要求,你們這官我看還是彆當了,不但辜負了聖人之言,還害人害己,更害了民。”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