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孫繼承人的位置,給自己傳道受業的師父,還有自己心愛的女人。
這一切事情的起始,都是從自己的弟弟,帶回一億兩金銀回來開始的。
說這些事情發生跟朱瞻圭沒關係,朱瞻基自己都不相信。
在事後他也想了很多,也漸漸的想清楚了,爺爺為什麼換掉自己。
因為自己的立場站錯了。
靖難遺孤和孫若微等人的事情,自己讓爺爺傷透了心。
如果當初他心狠一點,跟孫若薇等人劃清界限,自己繼承人的位置雖然可能有些波動,但絕對不會被換的那麼徹底。
要問朱瞻基有沒有後悔過,說實話,還真有那麼一點。
本來一切都是自己的東西,突然被弟弟全部搶走,要說沒有一些憤怒,那是不可能的。
但後來老爹位置的穩固,大明的軍力財力民生快速的提升,讓朱瞻基慢慢的想通了。
老二確實比自己強,而且還不是一點半點。
他曾經也想過,如果自己成為了太孫,估計現在東宮的情況,跟以前不會有任何變化。
老爹依舊會在爺爺每天的責罵下過的戰戰兢兢,時時刻刻都要小心二叔和三叔的坑害和算計。
國家財力和民生方麵,自己更是半點忙都幫不上。
在心中對比了一下二人,朱瞻基發現,老二成為繼承人無論是對東宮,還是對天下百姓,都是最好的選擇。
有了這個對比,他也徹底的放開了。
自己吃點虧算不了什麼,隻要一家人能開開心心,國家能穩固發展,走向更大的輝煌就行了。
另一邊。
朱高燧看著陷入沉默的朱瞻基,忍不住對旁邊心情格外好的朱高煦埋怨道。
“老二你說這話乾嘛,要是讓老爺子知道了,你又要挨揍了!”
朱高煦不在意的笑了笑。
“嗬嗬,隻要能讓老大一家人心中有隔閡,彆說挨頓揍了,打一百板子我都接受!”
“哼,我過不好,老大一家人也彆想安生的過日子。”
朱高燧一陣無語。
這老二啊!
難怪老爺子放棄了他。
就這種自己過不好,整個大明都彆想過好的心理,把自己放到老爺子那位置上,自己也不會選這貨。
時到中午的時候,朱瞻圭才姍姍到來。
他之所以來這麼晚,是因為他讓紀剛查看的事情有結果。
前往阿三國的人數,可是有60多萬之眾。
大明距離阿三國實在太遠了。
在順洋流的情況下,一個來回最快也要接近三個月。
再加上船隻數量不足,每運輸船武器裝備齊全下,也隻能運送1000多人。
朱瞻圭手下帶回來的運輸船,也隻有30多艘。
再加上戰艦,船隊一趟下來撐死了,也就是三四萬人的運輸量。
60多萬人啊,單靠這點運輸量,不跑個10來趟,絕對運送不完。
可如果單靠船運的話,等最後一批運送過去,第一批都差不多可以回來了。
再加上海上行船危險,稍微出現個意外,死的可不是一兩個人了,那可是幾百幾千的死人。
所以海陸運輸隻能是一個添頭。
為了把軍隊和人手平安的送到阿三國,朱瞻圭便考慮著,能不能從陸路上趕到阿三國那裡。
這樣不但能把軍隊人手送過去,還能開辟一條陸地上的道路。
經過慎重考慮,朱瞻圭決定從緬入境,隨後往西至孟加拉,然後到達印度邊境。
至於一路所經曆的國家,會不會同意大明借道,那就要看他們識相不識相了。
聽話懂事的,大明自然仁慈以待。
至於那不聽話的。
嗬嗬…
錦衣衛那邊收到了朱瞻圭的命令後,紀剛派出了最得力的手下辦這件事。
朱瞻圭可是跟他講了。
如果錦衣衛把這事給辦成了,等回頭路修通了,他紀剛至少能拿到一個伯爵的爵位。
爵位的誘惑,讓紀綱動力滿滿,每天日常辦完自己的事後,就盯著這件事,吩咐手下加快速度。
經過小半年的探查和走訪,錦衣衛那邊給了一個大概的線路。
收到路線的朱瞻圭,忍不住一陣感慨。
存在了這麼多年的錦衣衛,辦事能力真的不是一般部門能比的。
如果把這個事兒交給自己的老丈人,朱瞻圭估計沒有個一兩年,根本就辦不了這個事。
有了大概路線,朱瞻圭就返回了皇宮找到了老爹,將這個情況跟他說了一下。
經過父子倆的商量,決定大明這邊有鄭亨領軍五萬,雲貴巡撫於謙配合下,從緬甸向孟加拉方向挺進。
而朱瞻圭則帶領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從阿三國那邊開始往大明這邊打。
修路的事情也不用大明百姓出力。
大明這邊方向,可以招募那些小國的國民工作。
其實,朱瞻圭更希望他們反抗,這樣的話就不用掏錢雇人了。
阿三國那邊更簡單。
那邊可是有不少奴隸呢。
這幫阿三哥們不拉去修路,簡直是在浪費他們的天賦。
兩父子商量完以後,把楊士奇喊了過來,讓兵部開始下達調兵公文。
還好這一次朱瞻圭回來,老爺子給了他臨時皇帝的權利。
否則調動幾萬軍隊,沒有老爺子的批準,兵部那邊根本就沒法下命令。
“大侄子啊,你怎麼才來啊,這要是再耽誤一會兒,天都黑了!”
朱瞻圭還沒下車,就聽到了朱高煦不耐煩的聲音。
朱瞻圭沒好氣回道:“二叔等不及你可以先走啊,我又沒讓你等我!”
朱高煦氣得直翻白眼。
尼瑪,我要能指揮動這些船工,鬼才會等你個小王八蛋呢。
說起來朱高煦也是羨慕的很。
自打朱瞻圭創建了大明海軍,再加上手下商會覆蓋全國。
水路方麵,幾乎已經全部被朱瞻圭掌握了。
現在各個碼頭船幫,都是朱瞻圭的馬仔。
那些不願意歸順,不聽話或者是私人的,三天兩頭被朝廷的人找麻煩,錦衣衛更是一天一上門。
除非你特彆乾淨,否則隻要被他們揪到一點毛病,最輕的也是全部下獄,重的被當成叛黨,當場剿滅都有可能。
經過幾年的清繳整理,大明朝的海運水運方麵,徹底的被朱瞻圭掌握在手中。
現在的朱瞻圭,可以毫不猶豫的講,水麵上所有漂浮的東西,都要聽他的命令。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