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那是多麼神秘的地方呀。
他心裡一直對那裡向往不已,想著等回頭有機會了,去好朋友家,問問他的姑姑,皇宮到底是什麼什麼樣的。
“殿…”
目送小家夥離開,朱瞻圭剛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坐在他旁邊,一個臉上有刀疤,左手腕斷掉,盯著朱瞻圭疑惑的看了半天的男子,似乎認出了朱瞻圭,連忙就要起身敬禮。
朱瞻圭連忙伸手按住了對方,衝著他微微搖頭。
漢子瞬間明白,殿下可能是微服私訪來了。
“來,兄弟坐下聊。”
見周圍的人沒有發現異狀,朱瞻圭笑著邀請對方一起坐下。
漢子嚇得連忙搖頭。
開什麼玩笑,他一個小小的軍戶,哪敢跟太孫殿下平起平坐。
“哎呀,我讓你坐下你就坐下,今天我什麼都不是,就是一個普通孩子的家長,咱倆的身份是一樣的。”
“再說這又不是軍中,都是孩子的家長,沒有什麼大小之分。”
朱瞻圭笑著將對方拉坐了下來。
坐在朱瞻圭身邊,漢子心裡麵是又緊張又榮幸。
能跟太孫殿下坐在一起,而且還是肩膀挨著肩膀,這是做了八輩子好事,都修不來的福氣啊。
“兄弟以前是哪支部隊的!”
對方能認出自己,身上還有傷殘,肯定是從軍中退伍的老兵,而且還是見過自己的老兵。
“回…”
男子一聽,下意識的都要起身立正。
好吧,這不用問了。
從對方這反應,就可以看出絕對是神機營的。
整個大明軍團,也隻有朱瞻圭親自訓練的神機營,在聽到長官問話的時候,會條件反射的立正。
至於為什麼不是其他部隊和海軍。
原因很簡單。
其他部隊雖然有這方麵的訓練,但時間太短,並沒有融入到骨子裡。
海軍那邊更不可能了,那幫在海上天天漂流的家夥,因為在船上呆久的原因,軍姿不可能站得這麼穩的。
而且海軍走路的時候,跟陸軍有很大的區彆。
常年在海上經曆風暴的原因,海軍他們走路的時候,會下意識的雙手伸開保持身體平穩。
更重要的是,海軍在站起來的時候,會習慣性的抓住身邊的物品,保持自己身體的穩定。
看著漢子又要習慣性的敬禮,朱瞻圭無奈的將其又拉坐了下來。
再次被拉著坐了下來,漢子有些拘謹道:“屬下是神機營左騎兵軍團的,當初跟你一起繞行千裡打過馬哈木!。”
朱瞻圭聞言眼中閃過了一絲回憶,想起了那兩場艱苦的奔襲。
“現在家裡過得怎麼樣?”
遇到了曾經並肩作戰的老戰友,朱瞻圭心情也格外的開心,詢問了一下對方現在的生活。
“托太孫殿下的福,在打馬哈木大營的時候屬下受了傷,傷愈以後由於殘疾無法戰鬥,就被安排在工匠營裡擔任巡衛,每天工作也不累,酬勞養活一家還有富餘。”
聽到自己當初一起作戰的生死弟兄現在過的不錯,朱瞻圭心中也放下心來。
對於這些為朝廷付出了生命和身體的老兵,朱瞻圭是十分照顧的。
他不希望這些為了朝廷流血的兄弟,又因為生活所迫默默流淚。
雖然每年朝廷養這些傷殘和陣亡士兵家屬,需要付出一大筆錢,但朱瞻圭從來沒有心疼過,甚至兵部那邊錢不夠了,他還會貼錢出去。
人家把命都給你了,連這點錢都舍不得出,以後誰還願意為朝廷賣命。
也正因為朝廷後續的對傷殘士兵和陣亡家屬的補償,讓前線的各部將士,對朝廷的歸屬感達到了最高。
彆的不說,就說軍心和士氣方麵。
以前如果軍隊缺了糧,隻要消息傳出去,絕對會軍心大亂,甚至會有逃兵和崩盤的現象。
可如果現在士兵收到了這個消息,可能隻會驚訝一下,然後該乾嘛繼續乾嘛。
不為彆的,就因為他們對朝廷有絕對的信心。
以前除了京師三大營,彆的部隊傷亡兩成以上,就可能會士氣全無,陷入崩盤的邊緣。
可現在很多部隊的將領都講,以現在士兵對朝廷的認可和軍心士氣,傷亡達到4成他們依舊還有一戰之力。
軍心和士氣的提升也表現在了戰力上。
普通明軍現在的戰鬥力,要比沒改革之前提升了好幾成。
如此大的提升和表現,也讓那些覺得補償太多的官員們閉了嘴。
接下來的時間,兩人一邊交談著往事,一邊等待著典禮的開始。
當時間到達巳時,縣學第1屆畢業典禮正式開始。
所有學生身著校服,在本班先生的帶領下,排著整齊的隊列走進了操場。
學生隊列,除了一年級之外,往上的年級,排列的都非常整齊。
新學可不同於後世的學校,負責體能的老師可不會經常生病,新學的所有學生,都是文武並學優秀人才。
他們上午的時候學習文化課,下午的時候將有專業的軍官,教導他們戰場搏殺之術,以及軍隊隊列執法。
說他們是學生,其實更像是大明的童子軍,而且是經嚴格訓練的童子軍。
朱瞻圭曾經說過,這些孩子都是當軍官培養的。
等將來畢業以後,能力突出的能擔任中層指揮軍官,而那些能力一般的,指揮百人部隊都沒有任何問題。
看著排隊走出來的孩子,朱瞻圭有些期待將來等他們大學畢業了,投入到大明各個部門,會給大明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孩子們的出現,讓家長們都非常激動,他們一個個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衝著自家孩子揮手。
而那些一年級的家長,則是指責在隊伍中東張西望,不好好走路的孩子大聲的提醒著。
“你個混崽子從哪看,好好的跟著先生走,再給我做小動作,我回去捶死你。”
“孫子,爺爺在這呢,好好的跟好先生,彆亂跑。你奶奶已經在家裡,給你準備好好吃的了,等待會兒放學回去了就可以吃了。”
現場一片嘈雜。
當學生隊伍走到操場中,一名身穿文士服,手拿著一個傳聲大喇叭的中年男子走了出來。
“各位學生家長,各位同學,各位先生,金陵縣學第1屆畢業典禮即將開始,請各位保持安靜。”
在座位上正看著自家孩子,或者是衝著孩子打招呼的家長們,聞言連忙保持安靜做了下來。
出於對有學問的人尊重,或者是不想讓孩子因為自己的舉動丟臉,家長們可是非常聽話的,一個個老老實實的座好,生怕有什麼出格的舉動,惹怒了學校的先生,然後牽連到自家孩子,事後被先生訓斥或者是穿小鞋的事情。
等操場安靜下來,那個文士笑著衝眾人拱了拱手,道了聲辛苦後,接著高聲道。
“某自我介紹一下,在下宋文,承蒙朝廷看重相信,擔任了金陵第一縣學的祭酒,負責管理學院的一切事宜。”
“稍後儀式過後,大家對於孩子學習或者彆的問題,可以隨時來找在下。”
“接下來就有在下,給大家彙報一下,孩子在學校4年的學習成果。”
“也讓各位鄉親父老們知道,我們學校是真的在認真教每一個孩子,都希望他們每一個能夠成為朝廷棟梁之材。”
宋祭酒簡單的開場後,開始講起了畢業孩子的情況。
“本校畢業考總共分為三項,分彆是文考、武考以及實習考!”
“文考和武考方麵已經結束,孩子們都非常優秀,沒有辜負4年的時光,沒有辜負各位和我們這些先生的教導和付出,都交出了滿意的答卷。很多學生甚至得到了先生和教官的完美評價,在下相信這些孩子在未來的學習中,將會…………”
學校祭酒的演講,聽著朱瞻圭昏昏欲睡。
果然不管古今學校的校長都是很能講的。
宋文的演講,讓朱瞻圭仿佛回到了當年大學剛入學時的開學典禮那一刻,總有一種想趴在那裡睡一覺的衝動。
朱瞻圭昏昏欲睡,彆的家長們確實認真聆聽。
雖然這位祭酒大人,一些引經據典的話他們聽不懂,但卻有一種很高大上的感覺。
作為一個大字不識的泥腿子,平時彆說聽這些文化人講話了,連見到說話的機會都很少。
所以很多人都很珍惜這次機會,想著能不能受一下熏陶,讓自己讓自己醍醐灌頂,也能時文斷字。
這一講就是小半個時辰,最後以宋文對畢業學子的祝福,和對未畢業的學生的期待而結束。
隨著祭酒演講完畢,朱瞻圭所擔心的教導主任發言的事情,沒有發生後,畢業典禮正式開始。
所有學生在先生的帶領下,返回訓練室,開始更換軍武服,準備待會的軍武檢閱。
不得不說,現在的家長們比後世的家長們有素質多了。
孩子們去換衣服了,家長們也沒人說話,都坐在那裡老老實實的等待著,雙眼看著對麵觀禮台,和宋文祭酒先生等人互相瞪眼。
回到位置上的宋祭酒,感受到這詭異的氣氛,臉上有些尷尬。
他什麼都計劃好了,卻偏偏忽略了這演講結束,學生去換裝備的這個空檔期。
早知道這樣,自己的演講就放到最後了。
那樣大家聽完了就可以直接放學回家了,也不用這樣尷尬的對望。
明年可不能再這樣了,一定要把計劃規劃好。
還好尷尬沒有持續多久。
隨著有節奏的鼓點聲響起,操場入口,換上了軍武服的孩子們,舉著大明軍旗和學校的旗幟,排著整齊的隊列,在各班教官的帶領下,神情嚴肅的邁步踏入了操場。
瞬間,所有人保持安靜,負責安保的學校衛隊和低年級的教官們,以及前來觀禮,從軍隊中傷殘退伍的家長們,紛紛起身向大明軍旗,和換上軍武服的孩子們敬禮。
這一刻,這些學生們不再是他們的孩子,而是跟他們一樣身披戰袍的大明士兵。
ps:心情煩悶造成了思維停頓,今天就一章7000字的了,讓我休息一下,看看小皇電影,緩解一下心情,調整一下思維。
自打日萬習慣以後,一天寫個六七千字,都覺得心虛覺得寫的少。
我現在有點想不通,我以前日寫4000字的時候,是哪有底氣問大家要月票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