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彆人朱瞻圭又不放心,交給那些異族管理更不可能。
所以想來想去,朱瞻圭跟自己老爹商量了兩天,最終決定分封諸藩王,讓整個世界徹底的在朱家人的手中掌握。
這樣一來,以後不管天下出現什麼狀況,這肉依舊會爛在老朱家的鍋裡。
“我實話跟各位叔伯長輩們說吧,以朝廷現在的實力,控製不住整個世界。”
“如果要是以當前狀態發展下去,我可以向你們保證,不出三年各地必出現大大小小的叛亂。”
“而且咱們也找不出那麼多優秀的官員,去管理一個片區。”
看著陷入沉思的眾藩王,朱瞻圭敲了敲桌子,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過來,用極低的聲音道:“彆人我也不放心。”
“所以我和我爹商量了幾天,最終定下決定,分封宗藩王,讓你們去管理那些地盤,這樣一來哪怕後麵出了亂子,這肉還是爛在咱們朱家鍋裡,跑不到彆人的嘴中。”
“陛下您放心,有我在,誰要敢叛亂,我第一個砍了他。”
朱瞻圭話剛說完,一名身材壯實的藩王,急匆匆的第1個站了出來表了態。
“是啊陛下,這天下終究還是咱們自己人放心。”
“沒錯,這是咱們家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可不能便宜了他人。”
一聲聲附和和討論激烈的響起,聽著那暗喊喜悅的聲音,寧王朱權不屑的撇了撇。
朱瞻圭可不是白癡,怎麼可能會這麼容易放權,這其中肯定有一些限製和貓膩。
果然,朱瞻圭接下來的話印證了他的猜想。
“既然大家都這樣想了,那咱們定個約定吧。”
說完,衝著身邊的胡玉揮了揮手,胡玉將懷中抱著的金銀製造出來的本子,放到了寧王朱權的麵前。
“這是……”
寧王朱權眼中閃過一抹果然如此的神情,不過臉上卻是一臉疑惑的樣子。
朱瞻圭笑了笑,也沒有左右而言他,直接道:“答應上麵的約定,朝廷就會根據各位的實力分封,如果不答應,那大家等參加完慶典,從哪裡來的還回哪裡去吧。”
說完,朱瞻圭也沒在殿中多呆,起身走了出去。
他需要給這些人商量的時間,畢竟那上麵的一些條件,可能對一些藩王有些勸退。
目送朱瞻圭離去,等門關上以後,藩王們急吼吼的圍住了寧王朱權,催促他趕緊念上麵的內容。
寧王朱權心中也跟貓抓一樣,也沒有故作矜持,直接打開看了起來。
前麵的幾條他看的是欣喜若狂,可當看到中間和後麵的內容,眼珠子瞬間暴突。
“娘的,我說怎麼突然轉性了,感情又是一個新坑啊!哦不對,不是一個而是一堆,朱老四一家果然沒好人。”
藩王們是怎麼商量的沒人知道。
反正據遠處執勤的皇家護衛們彙報,殿內不停的傳來爭吵和罵娘聲。
這一次友好的討論足足進行了半天一夜,到第二天清晨,藩王們才算正式確定下來,在那本用黃金白銀打造的冊子上簽上了名字,蓋上了自己的王印。
那本冊子上寫了什麼,要求藩王們要做到什麼地步,除了朱瞻圭和那些藩王沒人知道。
反正往後,除了幾個腦殘的之外,絕大部分藩王都是老老實實的管理著名下的封地,直到一次徹底的改革,才結束了這個時代。
隨著全麵戰爭結束,籠罩整個世界的硝煙和死亡陰影慢慢的散去。
新加入大明的居民們,在派去的官員和藩王管理下,開始收拾殘破的廢墟,重新建造新的家園。
而那些依舊富於反抗的頑固分子,則是一次一次的被出賣和被大明殘酷的鎮壓。
各方麵軍,也進入了預定的永久駐紮基地,開始了日複一日的訓練和巡邏。
而那些挑選參加勝利大閱兵的士兵,則是在夥伴和軍官們的叮囑下,登上了各種交通工具往京城集結。
11月18。
閱兵軍團到達訓練基地,在優秀軍官的教導指揮下,開始閱兵訓練。
而那些各國曾經的國主們,也被押解進京,準備閱兵結束的第2天,參加獻俘儀式。
當然了,其中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讓這些曾經的國主們,見識見識大明的實力,讓他們明白,他們輸的並不冤。
在無數人的期待下,十二月初十正式到來。
今天老天爺挺賞臉,沒有鬨任何脾氣,暖和的太陽就從東方升起,照亮了整個世界。
“鐺鐺鐺鐺…”
隨著第1縷陽光,照射在紫禁城的金牆碧瓦上,皇城鐘樓上響起了莊嚴的鐘聲。
早已經起床吃過早飯,穿上盛裝的大明百姓,攜妻帶女,手牽著手前往了城外的閱兵場。
由於觀看的人太多,參加閱兵的軍隊也非常多,城內根本就無法展開。
經過商討,朝廷決定把閱兵場地建設在空軍基地。
這裡地形空曠,地麵平整,是最適合這種儀式的地方。
時間緩緩流逝,到達吉時,紫禁城的大門緩緩的打開。
隨著宮廷禮樂的響起,皇家儀仗隊以及宮廷護衛,保護著皇帝的龍攆,緩緩的向閱兵場行去。
在路上還在趕路的百姓們,看到從中間禦道上行過的聖駕,紛紛停下腳步,興奮的高呼萬歲。
坐在車中的朱瞻圭,聽到歡呼聲拉開窗簾,隔著透明的防彈鏡,衝著百姓們揮手致意。
朱瞻圭的回應,瞬間又引起了大片的歡呼。
遠處一個押送的隊伍中,手上腳上戴著鎖鏈的奧穆拉德,看著遠處傳來歡呼的密集人群,以及他這幾天的所見所聞,忍不住一聲輕歎,在士兵的催促下低著頭繼續往前。
而其他國主們隻是個個麵如死灰,心中都在想著到底怎麼辦,才能讓他們活下去的機會。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