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位於九龍中部,從九龍地區北部的窩打老道到界限街一帶,是香江最繁華的地區之一。
旺角得名於“芒角”村,在30年代“芒角”被改稱為“旺角”,取其“興旺”之意。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有幾次從內地以及越南來的移居熱,使人口不斷增長,官方統計每平方公裡的人口密度為13萬人,但實際上遠遠不止,其人口密度堪稱世界第一。
薑森是第二天早上來的旺角。
晚上他要忙著和姍姍及玲玉練功呢,沒時間過來。
而且那個小波,晚上肯定也不會老老實實待在家裡,肯定在外麵鬼混呢。
白天來堵他,肯定不會空軍。
薑森徒步行走在熱鬨繁華的金魚街上,邊走邊看。
所謂的“金魚街”,就是賣魚類的水族市場。
旺角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小商品市場,比如賣運動鞋的“波鞋街”,賣泡菜國服飾包包的“花園街”,賣電子產品的“西洋菜街”等等。
順著金魚街一直向西,來到了一座並不高的天橋,天橋下麵是一個籃球場,再過去就是彌敦道了。
當薑森走上天橋的時候,正好可以看到喧囂熱鬨的彌敦道,那裡各種銀行商業大廈林立,店鋪數不勝數,一大早,路上行人已經是摩肩接踵。
大街上到處都是穿著白襯衫西褲,或者躺著波波頭的白領,領著公文包匆匆而過。
而跟彌敦道一牆之隔的屋邨裡麵,生活著數以萬計的人,朝南一麵的陽台上掛著密密麻麻的衣服。
那些衣服很多都有補丁,和隔壁彌敦道上那些光鮮亮麗的白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薑森上了天橋後,剛要左轉下去,結果後麵噔噔噔的跑過來一群年輕人,從他身邊跑過去後然後下了天橋。
有個年輕人手裡麵還抱著手提式索尼錄音機。
在下了天橋後,一幫年輕人就在籃球場附近,找了個地方架好錄音機後放起了迪斯科,其餘年輕人跟著扭動了身體,看起來十分的瀟灑快活。
薑森看到這一幕,也是忍不住停下來看了會。
心裡也是不得不感慨,大清早就來跳迪斯科,這些人都是時代弄潮兒啊,未來廣場舞的先驅者。
就在這時,有個臉上滿是雀斑的女孩子,走過來對薑森奚落道:“哎大叔,拜托你,長得這麼醜就彆站在這裡了,影響心情啊。”
薑森楞了一下,伸手摸摸臉,這才想起來,自己在路上的時候已經戴上了人皮麵具,並且連衣服都換了,換成灰襯衫和黑色勞工褲,現在就是一個長相平平的中年猥瑣男的形象。
不過雀斑女的話讓他很不爽,“長得醜怎麼啦?我有錢,你有嗎?”
說著他伸手進口袋裡,實際上是從係統背包裡麵摸出了一大把伍佰麵值的港元,對著麵前雀斑女甩了甩,然後轉身就走。
雀斑女被薑森手裡的一把花花綠綠的鈔票,炫的半天回不過神來。
後麵正在跳舞的幾個男女生,也看到了薑森手裡麵的一把鈔票。
其中一個男的,應該是雀斑女的男朋友,跑過來急忙問道:“剛剛那個人說什麼啊?他是不是對你有意思,想睡你啊?”
雀斑女一聽,不由得氣道:“乾嘛,你想讓我陪他睡嗎?”
男朋友尬笑道:“我那麼愛你,怎麼舍得讓你和彆的男人睡呢?不過……”
男人對著女朋友一頓忽悠,很快便讓雀斑女同意犧牲一下,於是男的趕緊朝著薑森離去的方向追去。
可惜,等他追到屋邨樓下時,已經失去了薑森的蹤影……
……
薑森根據昨晚那個小姐提供的情報,很快在密密麻麻的屋邨裡麵,找到了那個被小波騙的女孩子。
這個女孩子在缽蘭街的三溫暖上班,早上剛下班回來,此時正在洗澡呢。
薑森從門縫裡麵遞了100塊錢過去,本來十分警惕的女孩子,立刻開門讓他進去了。
放薑森進屋後,這個叫小蘭的女孩便像水蛇一樣纏了上來,“人家剛洗過澡,你聞聞,香不香?”
薑森把她推開說:“你知道小波住在哪裡嗎?我找他有點事情。”
說著薑森又遞了100塊港幣給她。
讓薑森沒想到的是,小蘭這次卻沒接,而是問道:“你找他有什麼事啊?”
薑森隨口編道:“我有個朋友的妹妹,最近離家出走了,有人說看到她跟小波在一起,所以我想問問他。”
小蘭問道:“你朋友妹妹叫什麼名字啊?”
薑森:“叫菲比,現在讀中六。”
小蘭沉吟了一下說:“不認識,可能是他最近剛認識的女孩吧。”
薑森:“能告訴我小波在什麼地方嗎?放心,我真得隻是找他問一下,有沒有看到我朋友的妹妹?”
小蘭卻沒有接話茬,而是轉身從床頭的錢包裡拿出200塊錢,又拿了一包煙和打火機過來。
然後她把200塊連同薑森之前給的100塊都給了他。
就在薑森疑惑之際,她抽了根煙遞給他,“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