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南春北典
林逸,現在既是他們這個小團隊的頭兒,更是他倆的師兄。
師父不在場的情況下,頂門大師兄嘴裡說出來的話,就跟師父說的沒兩樣。
何況他說的也沒錯。
摸金這一行,父子反目、兄弟鬩牆的例子簡直多的數不勝數。
人性這東西,有時候真的禁不起考驗。
當年“八魁”不也是信誓旦旦,一個頭磕在地上,歃血為盟。
最後還不是因為利益的關係,說散就散了?
所以,兄弟之間,越是牽涉到利益,就越要算的清楚。
錢升見他這麼堅決,也就不再提了。
在“雙周疊塚”那次的冰室裡頭,他受傷最重,寒邪入體,回來之後林逸一直在幫他做各種的調理和修養。
現在算是恢複了七成左右。
這次跟南派之間的較量,看樣子少不了要下水,這段時間還得儘快幫錢升調理好身體,免得到時候再出問題。
他自己的水性也還不錯,從小在少年宮遊泳班學出來的童子功,各種泳姿都會撲騰那麼兩下。
不算多專精吧,至少淹不死。
所以,最近他就先不下水了,接著吃藥調養身體。
林逸和汪強就遊泳這塊算是個大難題。
汪強小時候,就住水庫邊上,可小時候爺爺看的太緊,隻要接近水庫,回來就是皮帶燉肉,一點不含糊。
林逸也是一樣,沒有下水的機會。
這對兒旱鴨子,必須在這幾天時間內,不僅掌握遊泳這門技術,還要學會潛水。
畢竟這次是要下到水底,去探查水下的情況。
一切安置妥當,三人再次返回屋裡。
白老爺子這邊再次打開了話匣子,把自己知道的相關信息全都告訴了弟子們。
“袍哥會”算是一種碼頭幫派的延伸。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碼頭這種五行八作,三教九流彙聚的地方。
而碼頭上討生活的男人,身份大多是船夫,水手,纖夫,一艘船少則一二十,多則五六十,這些人聚在一起,自然會形成一種維護當地人利益的組織,“袍哥會”應運而生。
正所謂“南春北典”。
現在江湖上流傳的“春典”中的“春”很大一部分內容,就是來源於袍哥們之間溝通的“黑話”。
後來,隨著幫會人員越來越多,就分出了幾個堂口:仁、義、禮、智、信。
""仁、義、禮”三個堂口勢力最大。
“仁字堂”,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乾的也都是乾淨買賣,還有不少人入了仕途。
“禮、義”兩堂的人數最多,成員也大都是勞動人民。
不同的堂口,行事做派也就有所不同。
“仁字講頂子;義字講銀子;禮字講刀子”就能看出他們的風格。
袍哥會內部也漸漸形成了兩股勢力:清水袍哥和渾水袍哥。
兩股勢力做的營生也有所區彆。
清水袍哥,算是走的江湖上的正經買賣道,而渾水袍哥,就是一群打家劫舍的土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