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船棺葬
船葬!
此刻在林逸的腦海中,立刻浮現出了這個概念。
船葬,又稱船棺葬,顧名思義就是將木料鑿成中空的結構,形似一艘船,並以此裝殮死人的屍體。
或者直接用一艘獨木舟盛殮屍身。
考古發現,這種船棺分底、蓋兩部分,均由整段木頭刳成,上下套合。
底部為船棺的主體,中為長方形盛屍處;蓋作半圓形,內部刳空如船逢狀,史稱“架壑船棺”、“仙船”、“舟船”等等。
這種葬製,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
近代考古發現也主要集中出現在閩、贛兩地。
閩地是將船葬下水,贛地則分為水下船葬和懸掛船葬,也就是後來所說的懸棺。
除此以外,中南地區的荊湘兩地,也均有船葬的習俗。
唯獨巴蜀地區的巴國人先祖,雖然采用船棺葬的葬製,但是卻實行的是“船棺土葬”的方式。
後來隨著“金沙遺址”的發現和發掘,將蜀人船葬的曆史提前了五百多年。
具體為什麼選擇船棺,根據專家分析,主要是因為當時巴蜀地區河流縱橫交錯,這裡的居民都是通過船來討生活,甚至生活在船上。
死後當然也會選擇繼續留在船裡。
但是,前方這個發現“西王賞功錢”的船葬所在地,卻存在很多疑點。
首先,這裡發現船棺葬,倒不是什麼稀罕事,可這裡餓的船棺葬是以土葬為主,並不是水葬。
其次,到了明末清初的時候,這裡的葬製已經跟中原地區沒有太大的區彆,都是選擇棺木土葬,為什麼會在這樣的沉船處,發現“西王賞功錢”呢?
林逸把眼神投向了錢升。
錢升當然明白他的想法,張嘴對船尾的陳二娃喊道:
“你說的那個地方,水下真的有艘船?”
汪強立刻瞪大了眼睛,看向船尾:
“你小子要是敢騙我們,汪爺我現在就把扔下去喂魚!”
“哪個龜兒子蒙你撒!不信就跟勞資下去看哈嘛,真的是。”
說完,陳二娃加快了搖櫓的節奏,接著水勢很快就行駛到了目的地。
“到嘍,你們誰下去?”
陳二娃下了錨,立刻脫了上衣,戴上一副遊泳眼鏡,手裡還拿著一根防水的手電,另一手拎起一瓶白酒猛乾了一口。
雖說現在已經入夏,可這半夜的江水還是挺滲的慌,他這口酒一喝下去,整個人就熱火起來。
“你們跟五哥在上麵等著,我跟璐璐下去探探情況再說。”
林逸一邊說話,一邊換上潛水服。
白璐那邊早早的就已經把潛水服穿在裡麵,一切準備就緒。
要說他們幾個,水性最好的,當屬白璐,其次是錢升,再是林逸,最後是汪強。
但是錢升的身體沒恢複好,害怕他再被這江水給激著。
汪強水平有限,現在還沒到用他的時候。
林逸好就好在有一副好身體打底,乾什麼都不吃虧。
那邊陳二娃見他們倆穿戴整齊,背上了水肺,自己就先來到船尾。
“跟到起!”說完,一個猛子就紮進了水中。
白璐和林逸前後腳跟著他跳了下去。
很快,三盞燈光就逐漸消失在了江水中。
陳二娃不但下潛的快,遊泳的速度也不慢,白璐和林逸戴著腳蹼,才算勉強跟上他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