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就咱們幾個這小胳膊小腿兒,你就是愚公在世,讓他開著挖掘機來乾,那也得乾個小半年,還不一定能挖穿。”
divcass=”ntentadv”“要是有剛才那個‘石核’就好了,我們可以把牆體軟化之後,再找出路啊。”
汪強斜著眼看了秦仁傑一眼。
“想什麼呢,就算有那玩意,咱們掏洞的速度,能趕上它愈合的速度?到時候給咱們封到山裡頭,那就真成化石了。到時候考古人員給咱挖開一瞧,嗬,整整齊齊六個人體化石,到時候絕對搞出一大新聞!”
“都這會兒了,還有心情逗咳嗽呢?”
林逸在遠處朝汪強叫道。
“我這叫苦中作樂,五百萬不提倒還好,他這一提,我還真有點心疼我那塊石頭疙瘩。”
“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這點道理你不懂啊?”
林逸嘴上說著,心裡也為汪強感到遺憾。
難怪劉玄初這個家夥能打開袁天罡留下的《三世書》,原來他手裡還有這種東西,隻需要放在石匣上,等石匣變軟之後,將其剖開,取出即可。
對他而言,根本不用參悟什麼石匣的玄機就能得到裡麵的內容,簡直太方便了。
林逸現在甚至在想,劉玄初當年究竟有沒有把《三世書》再放回去,要是自己費心費力從緬甸抱了一塊石頭回去,那簡直比那些跑去緬甸賭石的大冤種,還要大冤種。
至少人家隻是錢包遭點罪,還不至於差點把命給搭上。
就在大夥一籌莫展之際,林逸腦中忽然冒出了一個新的想法。
此前,萬雅帶著他們一行去往龍王坡的時候,他們先去祭拜了明代的理學大家孫應鼇。
現在細細想來,他的墓葬所在的位置,就在山腰,也就是說,他的墓葬正對著吳叁貴的這座地宮。
大明朝竊國之人、親手斷送南明最後火種的吳叁貴的墓葬,不但修在了明朝大思想家,理學大家,西南三大儒之一的孫應鼇的對麵。
甚至有點想讓孫應鼇先生幫他看墳的意思。
這是何其諷刺的一件事?
而且,在他們登上龍王坡的時候,發現這裡是一處‘隱龍穴’的時候,就提到說這裡的氣韻下沉。
要照這麼說的話.
林逸把蠟燭放在了地上,撿了一塊小石子,在地板上畫出了一個大致的剖麵圖。
從孫應鼇的墓穴所在地,俯瞰下來,應該正好就對著這座地宮的另一個入口。
林逸拿出筆記本,把自己此前記錄下來的坐標信息找了出來,加以比對。
借著燭光,在地上寫寫畫畫一番之後,終於得出了一個結論:
這個入口應該在這座地宮的下麵。
之前大夥都陷入了一個誤區,或者說常規思維當中。
認為一道門就應該開在地麵以上,所以,他們在周圍的牆體上尋找蛛絲馬跡,根本就是白費力氣。
現在經過一係列的推算,得出的這個結論,應該是他們從這裡出去的唯一辦法。
至於為什麼要修在下麵,現在還不得而知,不過這個信息對他們而言,無比的重要。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