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和白璐兩人提著準備好的禮物,來到了古研所的家屬區。
這裡依然保持著上個世紀的老毛子建築風格。
據說是當年給老毛子來援助的專家蓋的專家樓,後來人走了,就分給了所裡的職工。
這裡比不上那些考古研究所。
算是華科院下屬單位裡,數一數二的“清水衙門”。
研究很難出成果,研究方向又非常的單一,上麵的資金自然也就不會往這邊傾斜。
越是這樣,報考相關專業的人就越少。
人越少,這行業就越沒落,慢慢的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現在,開設相關專業的院校,一隻手都數得過來,每年招收的學生也是一樣。
其中就包括,之前跟林逸他們一起深入精絕的周教授任教的地質大學。
其中大部分人選擇這個專業,也是為了能以一個相對較低的分數,進入一流大學,然後以此為跳板去考研,進而另起爐灶。
這個院子裡基本上都是一些中老年人,也有不少人搬離了這裡。
唯獨姚紅旗,姚老,一直住在這,他的房子是一樓,倒也沒什麼影響。
“篤篤篤!”
白璐輕輕敲了幾下他們家的防盜門。
過了一會,裡麵傳來一個蒼老的聲音:
“誰呀?”
“姚爺爺,是我啊,白璐,我爺爺給您打過電話的,還記得嗎?”
裡麵傳來“哦”的一聲,然後就是一連串開門聲。
老式的木門吱吱呀呀的打開,一個頭發花白,戴著高度近視眼鏡,身穿羊毛背心的老人站在了他們麵前。
“是你們啊,進來坐吧!”
說完,老人擰開防盜門,自己拄著拐杖徑直走回了房間裡。
兩人對視一眼,心說,果然跟白老爺子說的一樣,這位姚紅旗老人的確沉默寡言,待人接物這方麵也有所欠缺。
一看就是那種沉浸在學術當中的“老學究”。
老式的住宅樓,客廳麵積並不大。
水磨石的地板,中間還鋪了一塊地毯。
屋內的陳設非常簡單且複古,除了一個木質沙發,一張茶幾,一個電視櫃和一台飲水機之外,剩下的地方全都被書籍占領了。
一張寫字台靠著窗戶,上麵書堆的比人還高,姚紅旗就紮在書海當中辦公。
滿屋子幾乎就沒有落腳的地方。
“姚爺爺,這是我們給您帶的茶葉,還有點心和水果。”
白璐和林逸提著東西都不知道往哪擱。
“你們就放桌子上吧,水杯也在那裡,要喝水就自己倒。”
茶幾上,放著一隻茶盤,倒扣著幾隻水杯,中間放著一個鐵皮暖壺。
姚老一頭紮進書本裡,頭也不抬的說道。
兩人無奈的笑了笑,把東西放在了桌上,安靜的等著他乾完手上的工作。
坐了小半個鐘頭,姚老終於起身,摘下眼鏡掛在脖子上,看向他倆。
沒有任何的寒暄,甚至連名字都不帶打聽的,就直奔主題:
&n27的研究內容是吧。”
兩人連忙點頭。
姚老轉身,在客廳的“書海”當中翻騰了一圈,拿出了兩本手工裝訂的書遞了過來。
“這兩本書是我和我的同事們一起研究的論文合集,你們可以看一下,第一本是我們當時在發現27頭骨化石之後,做出的一係列研究成果。
後麵那一本是後來陸續又發現了相關的化石之後,給前一階段的論文內容做的補充和修訂。”
說完,他又戴起眼鏡繼續工作,過了一會又丟下一句:
“你們走的時候把門關上就行了。”
兩人徹底傻眼。
林逸也算是跟國內一線的考古大牛打過交道的,被譽為“食古不化”的於思遠教授,也沒像姚老這樣。
白璐在國外的時候也采訪過不少,各行各業的大神級彆人物,像姚老這樣的,也是頭一回見。
本來還想著能跟老頭麵對麵聊聊呢,結果人家直接兩本書給他倆打發了,一道逐客令,走你!
“那我們就不打擾了!告辭。”
林逸夾著兩本論文集,跟白璐一前一後出了姚紅旗家的門。
剛走到樓洞口,就跟一個身穿皮衣的人撞了個滿懷,林逸腳下踩空,差點給人撞飛出去。
“哎呦,走路看著點啊我說。”
聽聲音,這位就是個假小子,穿著個皮夾克,手裡還拎著個頭盔,一副英姿颯爽的做派。
“對不住,樓道太黑了,實在沒瞧見,一腳踩空了,沒事吧。”
“您這一腳差點給我送走嘍。”
對方半開玩笑的看了他倆一眼,把目光落在了林逸手中的兩本書上。
“你們這書哪來的?”
“哦,我們倆剛才來拜望了一下姚老師,他給我們這兩本書讓我們回去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