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有同事經過,李玲把話題又轉回了解說詞上。
等同事走遠了,這才壓低了聲音對他們兩人說道:
“雖然我在這當解說,但是我早就聽說,這座所謂的‘泰陵’,也就是官方稱之為西夏王陵3號陵的陵墓,根本就不是李元浩的陵墓。”
“哦?還有這種事?”
林逸故意裝作很驚訝的樣子。
“不知道了吧,跟著我長見識吧!以前有種說法,叫‘浩王疑塚三百六’,意思是說,李元浩這個人生性多疑,而且生前找人算過,說他死後一定會有人來盜他的墓。
所以,在生前修陵墓的時候,就建造了三百六十五座疑塚,在他死後,葬進了其中的一座當中,其他的墓葬裡,埋的都是當年替他修建陵墓的工匠。
而且據說,這裡的王陵都是呈北鬥七星狀排列,隻有解開其中玄機的人,才能找找真正李元浩陵墓的所在。”
不得不說,李玲確實是吃“張口飯”的,這點故事讓她講的繪聲繪色,就跟她親眼看見了似的。
現在這些景區講解員,就得考量個綜合實力,總是照本宣科的念材料,沒人願意聽。
就像秦始皇陵的那個當地講解員冰老師,就擅長講一些奇聞軼事,還能穿插在正經的解說內容當中,一時間吸粉無數,自己也成了景點的金牌講解員。
也就是西夏王陵這個景點實在不夠火爆,要不然,李玲成為一代網紅講解員,隻是個時間問題。
這些內容林逸和白璐早就了如指掌了,李元浩疑塚的傳聞早在宋元時期,一直到後世的明清時期,都在傳。
最早是說,李元浩身邊有高人,幫他算準了他西夏國的國運不會長久,日後被彆國所滅,挖墳掘墓是跑不了的,為了防止自己的帝陵被破壞,李元浩著人修建了多座疑塚。
至於有沒有三百多座,誰也不知道。
就掌握的信息來看,三百多肯定是誇大其詞的虛數。
西夏葬製最早都是火葬,後來在漢化過程中,將中原王朝的葬製照搬了過去,采取了大規模的奢華土葬。
每座帝陵都是坐北向南,呈縱長方形的獨立建築群體,規模同明十三陵相當。
而且他們的墓道都是修在地麵上的。
七層塔下才是他們的墓室所在。
這麼大規模的地上建築,一建就是三百多座,誰能看不見?
可現在整個西夏王陵遺址上,就隻有九座土包子,也就是說這裡隻有九座王陵,除此之外,還有二百餘座王侯勳戚的陪葬墓。
其中還包括了學術上認定的過的李元浩的“泰陵”。
林逸搖頭,不以為然的說道:
“切,這都是後人杜撰的,有什麼可信度?當年西夏建國也沒多久,家底不厚,哪來的資本一下子就三百多座王陵?
照這麼說,西夏國也甭乾彆的了,一天到晚就征民夫,給李元浩修陵玩。”
“哎你怎麼還不信我說的呢,當年聽我爺爺講,他們三線建廠的時候,在賀蘭山炸開一個窟窿.”
說到這,李玲自知失言,趕緊擺了擺手,轉移話題。
“我給你們說這些乾嘛?走吧,繼續往前走,前麵還有好看的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