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您從來沒跟家裡人說起過?”
林逸問道。
老人搖了搖頭,拿起一個蘋果,仔細的削皮。
“李家的雲篆天書裡,曾有黃冠真人留下的一段讖語:遇壽而終。到我這正好是壽字輩,李家的堪輿之術傳到我這一輩,算是到頭了。”
好一個“遇壽而終”,不得不說,李淳風算的是真準,按照時間推算,如果李壽彥當年還在搞這些事情,下場恐怕會比較慘。
而他選擇了聽從祖先的告誡,去做了個技術工人,沒有參與江湖事,是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既然您沒有參與這些事,這塊表.”
“當時,我也受到了邀請,信送到了遠在陳倉的老家。我當時人在北大倉學習,書信幾經輾轉寄到了我那裡,我就跟當時的項目負責人有了一些書信上的交流。
後來在這個項目完成之後,他們寄了這塊手表和一張存款單給我。
存款單我轉寄回了家裡,貼補家用,手表我就自己留下了。”
聽他這麼說,林逸的疑惑算是基本解開。
雖然李老當年沒有親身參與,但是在書信交流的過程中,肯定也解決了一些問題,否則怎麼會給他存單和這塊表呢?
“那也就是說,您雖然繼承了李家的堪輿之術,基本上很少參與江湖上的事,也不跟其他打交道?”
老爺子點點頭。
“我一個搞技術的工人,摻和那些事做什麼?再說,李家有家訓,到了我這輩兒,這門手藝就算到頭了,不會再往下傳。後輩兒孫的事,由他們去,兒孫自有兒孫福。我老頭子也幫不上什麼忙。”
“那這‘幺零三’老廠生活區的那個風水陣,又是何人所為?”
李老先是一驚,轉而樂嗬嗬的問道:
“好小子,怎麼?連我的老根據地你們都去踩過點了?”
說著,老頭把削好的蘋果遞給林逸,又接著問道:
“是不是玲玲那個丫頭給你們說什麼了?”
林逸接過蘋果拿在手中,先回答他的問題:
“其實,倒也沒說什麼。我們碰見也是偶然。”
林逸把他們怎麼遇見,又是如何從李玲的嘴裡把話“套”出來的經過全都講給了李老爺子聽。
“還說您當初帶領工人炸山建廠的時候,發現了一座古墓的墓室。裡麵藏著好多的陪葬品。
我們就有點好奇,想著去老廠區看一眼。”
“然後就發現了那個‘鎮煞風水局’?”
林逸點點頭。
“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呀。這風水局布了幾十年,從來沒人看出過端倪,你剛去就看出了門道。
不錯,這個風水局算是出自我手。”
李老爺子大大方方的承認了。
對於自己的親孫女嘴上沒個把門兒的,把自己那點事全都抖落出來,也不打算追究,畢竟她是說給了自己人聽。
“為什麼說‘算是’呢?”
林逸不解。
“這事說來話長了,當初,我跟我們幾個從東北調過來的技術骨乾一起,參與到了幺零三廠的基礎建設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