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兩家醫院杠上了_從1981年衛校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從1981年衛校開始 > 第636章 兩家醫院杠上了

第636章 兩家醫院杠上了(1 / 2)

重慶公式於1962年由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創立。

他們主張傷後第1個24液體,晶膠體比例為21,另加水分2000。

最初8h輸入總補液量的12,後16h勻速輸入另外12;傷後第2個24h補液量為第1個24h實際補液量的12。

上海公式於1965年由滬海市東山醫院等多家醫院聯合創立。

他們主張的是傷後第1個24液體,晶膠體比例為11,另加水分3000~4000;

傷後第2個24。

南京公式主要適用於戰時及成批燒傷,所以並沒有成為國內主流補液公式。

寫了這麼多,重慶公式和上海公式的主要區彆就在於,重慶公式補液更少,上海公式補液更多,另外晶膠比例也不同,一個主張2:1,一個主張1:1.

彆看隻是數字有小小的不同,但治療效果卻是一個天差地彆。

重慶公式和上海公式這兩個模式,與後世公認的主流補液公式的主要區彆在,

重慶公式針對50以下中小麵積燒傷病人的補液是最有效的,也是最接近後世補液公式的,後世的臨床證明重重慶公式相對最科學

但缺點就是針對燒傷麵積超過50以上超大麵積,或者重度燒傷搶救療效不佳

原因是重慶公式死板地認為重度燒傷也隻要按50以下的輸液量來補就可以了的。

這就有一個很大的問題,你一個燒傷30的病人,和一個燒傷麵積達90的病人,輸液量怎麼可能差不多?

重慶模式本來就是補液量偏少的,這下對重度燒傷病人的補液量就更少了。

補液量偏少的公式往往不能較好的維持循環血量,致使缺血缺氧性損害持續存在,這就會造成病人血容量不足,腎衰竭等死亡。

還有一個誤區,晶膠比例是2:1這個沒錯,但對於大麵積重度燒傷病人,晶膠比例應該調整為1:1。

其實西南醫院的研究已經跑在全國前列了,比上海公式、南京公式先進多了,但為什麼還有這麼多誤區?

這並不是西南醫院的水平不行,實在是七八十年代國內的條件太差了,絕大多數醫學儀器都缺乏,也就拿不到一手的實驗數據,這臨床科研工作怎麼進行呢?

不是誰都像陳棋這樣有金手指,有著後世的見解,可以站在上帝視角去看待問題的。

後來隨著科技發展,各類儀器都配備完整,西南醫院的燒傷科還是非常牛逼的,裡麵有許多非常牛逼的專家。

不過現在嘛……

陳棋就是想截胡西南醫院的未來之路,先把這個全國燒傷no1給搶過來再說。

至於上海公式的缺點嘛,還是補液過多了,而且他們並不要求在燒傷前8小時怎麼補、16小時怎麼補、24小時怎麼補。

這樣補液就很粗糙。

而且補液量偏多的公式雖在理論上維持了良好的循環血量,這是一大優點。

但由於液體負荷過重,往往加重患者水腫甚至引發筋膜腔隙綜合征、心力衰竭、肺水腫、腦水腫等並發症。

到時你是救人,還是殺人?

最最關鍵的是,兩種公式都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執行得太機械,太死板了。

那就是醫生嚴格根據公式的補液量來,算出來是多少,就不管不顧全給病人都輸液進去。

輸多了還是輸少了,不管。

那麼還是回到一個老問題,補液這玩意兒,補好了是救命,補不好那就是殺人。

所以七八十年代,國內燒傷界這種不良風氣又稱之為“機械執行液體複蘇公式階段”。

隻顧盲目機械遵從公式的計算量而置臨床表現和複蘇效果於不顧以及大麵積燒傷患者嚴格按照公式計算補液量執行的現象。

產生了“按公式辦事就能抗休克”的錯誤共識,為膿毒症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而後世主張的是“個體化補液階段”。

意思就是不同個體在達到良好複蘇目標時所需的補液量也不儘相同,所以認為燒傷液體複蘇公式隻是臨床複蘇治療的指南。

治療中應重視對患者臨床指標的觀察,通過指標的變化來判斷複蘇的效果,調整補液量。

燒傷休克期的液體複蘇不僅需要“個體化補液”,還需要有具體的複蘇目標,這就叫“目標複蘇”。

意思是液體複蘇要達到的終極目標為:

維持良好的血液灌流,提供有效的氧供,消除氧債,恢複正常的需氧代謝,中止細胞死亡,生命體征平穩,血氣分析堿剩餘+be)<6,恢複正常的心排出量,氧輸送>500&n2,胃黏膜ph值恢複正常。

所以說補液很複雜,除了計算輸液量,輸液品種外,還要考慮方方麵麵,這樣才能挽救回重特度燒傷病人。

醫學這玩意兒,不是你喊著“人定勝天”就能救人的,救人是要講究科學方法的。

這也是八十年代燒傷麵積超過60就救不活的原因所在。

鏡頭繼續回到越中醫院的燒傷外科病房內。

就在陳棋靠在門框上恨不得一邊嗑瓜子一邊瞧熱鬨的時候,鄧長樂也完成清創從病房裡走了出來,兩人第一次麵對麵碰頭了。

陳棋知道對方是滬海來的專家,於是微笑著點點頭。

鄧長樂已經走過了,又退了回來,有點不確認地問道:“你好,你就是陳棋同誌?”

“呃,是,我是陳棋。”

陳棋以為又碰到了自己的一個粉絲,於是繼續微笑著點點頭:

“你是滬海東山醫院的?請問貴姓!”

鄧長樂一看這位傳說中的“敵人”居然這麼年輕,心中不禁感慨。

“我姓鄧,鄧長樂,是東山醫院燒傷外科的副主任,陳院長你這是……”

陳棋心想,鄧長樂?這名字聽了挺熟,一時也想不起來了,於是尷尬地說道:

“這不是想看看滬海專家們是怎麼搶救病人的嘛,本來這越鋼廠的工人是我們負責的,現在你們來了就你們負責了。所以我也想看看,滬海的治療方式跟我們有啥區彆。”


最新小说: 青春手冊三部曲 退婚聖女?反手封聖大喬小喬 化龍訣 穿成炮灰小師妹後被反派攻略了 萌寶通獸世,上交自己帶飛祖國 日常模擬與蝴蝶效應 女大三千位列仙班 我的孝心變質了 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 鬥羅:輔助好欺負?可我是團寵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