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還有一個,做介入治療,醫生吃到的輻射是非常厲害的.
做一台介入手術,手術醫生吃到的輻射,相當於一個放射科醫生一年的輻射。
有時候一台介入手術不順利,或者連台手術三、四個小時,那就相當於連續拍x光1000多張。
這個輻射量是非常可怕的。
想想看,如果某天你去醫院看病,醫生讓你一口氣拍1000線x光片,換誰誰不跑?恐怕都要打死醫生了。
所以心內科在做介入手術的醫生,雖然收入是真高,錢是真多,但危險是真危險。
反正沒幾個有頭發的,全身血液病是家常便飯,嚴重一些的,直接因為得了血液疾病、癌症的比例那也是相當高。
未婚的男性因為長期吃射線,還麵臨著一個染色體變異,對生育都有影響。
陳棋上輩子同學當中,就數心內科、骨科、腫瘤科的同學賺錢最多,原因,嗯嗯,都懂的,反正他這個肝膽外科的是窮逼一個。
可陳棋一點也不羨慕他們,畢竟心內科玩介入的,那真是拿命換錢。
國內第一代玩介入手術的醫生,就沒幾個能拿到退休工資的。
那麼眼前,崔同知的心梗,救還是不救?這讓陳棋稍稍有了點猶豫,畢竟他要冒的風險太大了。
童教授也是非常著急:“小陳,這個病人你們準備怎麼處理?要快呀。”
所有人都很焦急。
旁邊的梁穩定主任意識到扳回一局的時候到了,心想你越中不是消化內科強嗎?可是我們西京醫院是科科都強,什麼科室拿出來都是王牌。
於是有意無意地,顯擺顯擺地說道:
“啊呀,可惜了,可惜了呀,這個病人要是在我們西京醫院就好了,我們不但可以采用溶栓治療,同時我們心外科的心臟搭橋技術那在全國都是有名的。
不是我吹牛,這病人要是在咱們醫院,這救活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可現在是在越中醫院,連心內科和心外科都沒有,這可怎麼辦?隻能眼睜睜看著了。”
這話一出,西京醫院這邊的人都是會心一笑,一切儘在不言中。
而急診科裡越中醫院的醫生們則都是臉色一變。
不得不承認,一家地方醫院和一家頂級醫院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包括科室的細分化上麵。
越中人民醫院的確沒有心內科或者心外科,心臟疾病搶救的確無從談起,比如“心臟搭橋術”在越中人民醫院就沒辦法做,這個是事實。
另外越中醫院還不能做腦外科手術,就連肝臟外科也很少涉及。
這都是頂級醫院才能進行的高難度手術,西京醫院正是國內少數頂級醫院之一。
高難度的手術自家醫院不能做,彆家能做,這就是醫院與醫院之間的差距。
事實是事實,可是越中這邊的醫生們聽到西京醫院梁主任的話明顯都有點不服氣,但誰也沒有反駁,隻是可憐巴巴看向了自家院長。
心裡都在呐喊:院長,不能被人家鄙視了,給他們點顏色瞧瞧。
陳棋也看到了大家渴望的眼神,有這種不服氣的精神氣,這說明大家對單位的認同感很強,集體榮譽感也很強,全院所有職工的“傲氣”都已經激發出來了。
這是好事,不能讓他們被人看不起,關鍵時刻要替自己的職工們打氣!
想到這裡,陳棋下定決心了,崔同知他救定了。
“梁主任的話我可不敢苟同哦,雖然我們越中人民醫院目前還沒有開設心臟專科,但是我們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已經引進了心臟外科的相關設備和藥品,準備嘗試攻擊心臟難題。”
咦?
西京醫院這邊的人都驚訝了,包括童教授在內,老頭絕無嘲笑之意,但他同樣好奇:
“小陳,心臟專科開展起來可不容易,心內科還好,心外科可是要對心臟動手術的,這個難度相當高,你們可要慎重。就算我們西京醫院心外科,大多數醫生都是在國外留過學才達到這個水平。而且相關醫療設備全進口,貴得要死。”
陳棋心想我又不要做搭橋手術,隻是做台介入手術,需要什麼外國進修史?
用某冰冰的話說:“老子就是豪門!”
“不知道童教授和諸位有沒有聽說過,國外已經在開展心臟介入手術了,就是不用開刀,針對冠狀動脈阻塞這樣的疾病,隻用一根導管,一個支架就可以解決。”
畢竟是頂級醫院的醫生,哪怕不是心臟專科,童教授和梁主任他們也是知道介入術的。
“聽說過,相關論文我們也看到過,不過國內還沒有引進,至於國外開展得也不多,據說還是挺有爭議的。”
1989年,國外對於支架和介入手術的確有爭議。
因為第一代支架使用的都是不鏽鋼材料,支架壁相對較厚,塗層材料都是不可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
雖然這種不鏽鋼支架可以顯著減少再狹窄的發生,但晚期支架內血栓的風險卻在增加,而支架內血栓往往是致命的。
外國的研究表明,雖然很多心梗患者在第一時間因為裝了支架活了下來,往往最後還是死於血栓性疾病,比如腦梗、肺梗等等。
陳棋心想,我空間手術室裡用的可是藥物洗脫支架。
由不鏽鋼材料替換成了強度更高的鈷鉻合金或鉑鉻合金,使支架壁厚度變薄,再加上高科技的聚合物塗層,支架術後再狹窄率和支架內血栓發生率已經降到很低了。
所以陳棋有足夠的信心將崔同知的心梗給治好,當然他不能說,於是反駁道:
“童教授,幾位老師,醫學的首要目標是保命,咱們隻要保住了病人的生命,才能談以後的副作用,如果人死了,什麼爭論都是沒有意義的。
心臟搭橋術雖然好,但同樣有不少副作用,一個是需要開胸手術,損傷大,第二個是手術費用太貴,各類檢查費+材料費+手術費+住院費+藥費,沒有上萬元根本拿不下來。
另外不是手術做好就好了,還要服用進口的抗血小板凝集的藥物,這玩意兒又是一筆巨款,普通人根本就承受不了,所以這也是心臟搭橋手術沒有在二級醫院推廣的重要原因之一。
介入手術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可是介入手術簡單呀,隻要一台x光機,一根導管,一個支架,甚至兩個醫生就可以操作,所以我覺得將來肯定會成為主流。”
童教授點點頭:
“你說得有道理,我們醫生應該不斷接受新事物,這樣醫學才能不斷前進。那麼現在有一個問題,你一個胃腸病專家,真的會做心臟病的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