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對於留守人員在內的一切安排,安達顯既沒有參與,也沒有發聲。
從離開長安到現在,整個絲綢之路上,幾乎所有的市鎮都會進行類似的安排,無非是商棧的規模大小不同而已,一切早已經輕車熟路。
原本安達顯認為自己已經做得很好,但是看到了安西軍老卒的指揮之下的布置之後,安達顯知道自己還是太年輕。
由於有著這些安西老族的加入,這一座商棧對於整個安西軍以及對郭戎來說都有著無可比擬的意義。
從拔換城離開之後,他們名義上的目的地是曾經的安國故地,也就是現在屬於大食人土地的西粟特。
然而,他們並沒有按照距離西粟特最近的路線碎葉城方向前行,反而選擇了轉向西南方向,穿越了曾經屬於安西四鎮的疏勒。
在疏勒又設置了一處規模較大的商棧之後,繼續向西南方向前行,穿越了喀什庫爾山口,也就是後世的紅其拉甫口岸,正式進入了蔥嶺以西的地域。
翻越蔥嶺,抵達了曾經被安西軍征服的小勃律,在小勃律孽多城,吐蕃人領土最西段的最重要防禦要塞,再次設立了一座規模龐大的商棧。
在不經意間,離開龜茲之後的商隊,已經在吐蕃人的西境道的核心腹地插入了一支又一支的匕首。
離開了孽多城,商隊繼續向西南行進,然後抵達了郭昕所期望的真正目的地,天竺和西域之間最著名的佛國,烏仗那。
華夏與烏仗那之間的外交往來則始自北魏,烏場國曾於永平三年、四年,神龜元年,正光二年,朝貢北魏。
隨後之間的交往更是從未斷絕。
天寶四年,唐玄宗冊封烏仗那國的國王為王,此時該國與罽賓國一起,成為唐朝的屬國。
華夏曆代高僧前往天竺,求學佛法,都必經於此,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玄奘法師。
玄奘法師從天竺攜帶經書在歸國的途中,途經印度河上遊的時候,部分經書被河水衝走,正當他懊惱萬分之時,有幸得到了烏杖那國佛寺的幫助。
他在此地停留了50多天才得以補充完備的經卷,最終將比較完備的經書帶回了大唐。
當然,這些都是郭昕告訴安達顯的,其目的是讓安達顯可以更好地了解烏仗那,從而完成此行的真正任務:
儘可能依托曾經的淵源,將處於大食、吐蕃夾縫之間苟延殘喘的烏仗那重新拉攏到大唐的陣營中來。
郭昕之所以看重烏仗那,是因為在烏仗那的南部,有一個後世非常著名的城市白沙瓦。
從白沙瓦向西,三十裡,是興都庫什山脈最大和最重要的山口,被稱為印度次大陸命脈的——開伯爾山口。
相比較在其他城市、地域少則三天,多則五天的停留時間,整個商隊在烏仗那國都瞢揭厘城停留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
當認真地考察清楚烏仗那國的處境和困境,確定烏仗那對大唐依舊向往和憧憬之後,安達顯以及安西軍郭昕之外軍職最高的一位中郎將拜訪了烏仗那國王,並且送上了郭昕的親筆信。
郭昕在大唐、在中原聲名並不顯赫,但是作為安西軍的最後一任統帥,在西域、在河西這片曾經安西、北庭軍的影響範圍之內的土地上,影響力依舊無人能及。
雖然安達顯沒有展示太多大唐的變化,郭昕的親筆信也沒有給出任何的承諾或者要求,但是這支名為商隊的隊伍,甚至商隊本身所呈現出的信息已經給了處於滅國邊緣的烏仗那一針強心針。
在無聲無息之間,安達顯所率領的商隊銳減一半,一路走到這裡,剩下的九成的安西軍、原神策軍、敦煌長公主府的劍士被留在了烏仗那。
以至於商隊中剩餘的人手已經不足以押送掩護了他們整整一路,作為道具的絲綢,茶葉,蜀錦等屬於大唐的物產。
麵對安達顯有些尷尬的處境,烏仗那國王輕輕揮手,數百名烏仗那的士兵暫時成為了安達顯的護衛。
而安達顯將在這支隊伍的護送下,向西穿越開伯爾山口,通過曾經大唐安西都護府治下的細柳州護聞城,這裡在後世有另外的一個名字——喀布爾。
時間一晃,大唐元和三年六月,經過了長達一年半的長途跋涉,安達顯所率領的商隊,抵達了他此行的最終目的地,曾經隸屬安西都護府治下的安息州,曾經的安國故都阿濫謐城今烏茲彆克斯坦布哈拉,阿姆河上遊地區)。
安史之亂後,大唐雖然衰落了,但是比大唐更加蠻橫的吐蕃人再度來襲。
在學到了大唐六成功力,同樣以重步兵作為核心的吐蕃軍麵前,大食人不得不轉變了最初的殘暴統治,轉而依托昭武九姓主導的粟特人和殘暴而強大的吐蕃人對抗。
這就導致,雖然安國早已經覆滅,但是以昭武九姓為核心的粟特人,依舊掌握著整個地區真正的經濟命脈。
而且,李泌製定的對吐蕃的大陸封鎖絞殺戰略還在,此時的黑衣大食和大唐之間,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盟友關係尚存。
根據離開龜茲的時候郭昕的建議,抵達安國故地之後,安達顯直接亮出了自己安國後裔以及安西軍特使的身份,並且呈送了郭昕的親筆信。
在安達顯明確地表示,對於複國沒有任何想法,自己隻是以在經商的同時代替大唐傳達共同對抗吐蕃的信息之後,收到了大食呼羅珊總督的歡迎。
而跟隨安達顯一路,作為道具的絲綢、茶葉以及其他大唐物產,更獲得了當地商人的瘋狂搶購,整整三十倍的利潤,點燃了大食、粟特商人們的熱情。
原本在吐蕃人劫掠和蠻橫經營之下,已經漸漸衰落了的陸上絲綢之路再次進入了所有人的目光。
從這一刻起,一條從長安出發,穿越河西走廊,穿越天山走廊,翻越蔥嶺,穿過開伯爾山口,穿越了無數的山脈、草原、沙漠、戈壁,連接了大唐與大食兩大帝國,超過兩萬裡的一條陸地商路被再次被聯通。
同時,一個比郭戎想象的還要龐大的,橫穿了整個亞歐大陸情報網絡的雛形也開始形成。
就在安達顯堂堂整整地踏上安國故地,安西大都護郭昕借助郭戎、安達顯的商隊開始悄悄布局西域,準備在背後捅吐蕃人菊花的時候,在漠北草原上停留了接近一年的北征軍,完成了所有的使命指揮,也已經準踏上返回中原的旅途。
按照原計劃,元和三年正月,覆滅藥葛羅,斬殺愛登裡噠祿,標誌著回鶻兩支王室血脈覆滅,在名義上,唯一的回鶻可敦李璿所在的位置將成為回鶻汗國唯一的權力核心。
按照原本的計劃,北征軍將利用兩個月的時間組建了兩支草原的仆從軍,並且重建安北都護府。
重建的安北都護府將隻保留一支六千人左右的唐軍,外加兩支三千人左右的仆從軍。
兩支仆從軍成軍之後,由兩支仆從軍帶路,北征軍的馱馬化重步兵、騎兵將在一個月內完成了對於回鶻大部落的掃蕩。
完成掃蕩,在曾經懷信可汗的回鶻牙帳重現安北都護府之後,郭戎就可以撤軍南下,返回中原了。
隻不過,有些事,總是在某些不經意間發生變化。
正月裡一場單方麵屠殺的屠殺深深地震撼了藥葛羅部活下來的男丁,而草原鑄就的遊牧民族則是天然性的追從強者。
麵對踴躍到了極限的,數量超過一萬的俘虜,區區兩支三千人的仆從軍根本就無法滿足他們追隨大唐的決心。
於是原本兩支仆從軍的計劃被變成了四支,而且僅僅經過了一個月的訓練之後,這些仆從軍就開始慫恿他們的唐軍軍校提議出征實戰。
沒有考慮太多的郭戎也就答應了他們的要求,然後……
半個月之後,總共不過一萬兩千騎的四支仆從軍,總共帶回了兩萬多青壯、年幼的草原人,同時帶回數量超過五萬的馬、牛、羊等牲畜……
如此的效果讓包括郭戎、折雲穀、李誦在內的所有人震驚!
於是,一次不應該舉行的軍議被額外召開,議題就是安北都護府的建製和編製,以及是否更改未來的漠北戰略。
就在軍議馬上要開始舉行的時候,郭戎聞到了一種特殊的香味,而香味是從張嘉軒手中的一個瓷碗中發出。
郭戎出於好奇,多問了一句。
而郭戎問道的香氣,就是從這碗中散發而出。
“張道長,這是什麼東西,這麼香?”
“前幾天,懷安堡的劉潤龍專程派人送了兩支千年以上的長白山人參!”
“這東西,我在孫先師的典籍上曾經見到過,漠北寒冷,陛下體虛,所以我加上了一些其他藥物,熬製了一下,準備給陛下服用,算作是滋補。”
張嘉軒沒有想到,他覺得稀鬆平常的一句話,聽得郭戎是眼冒金星。到後世能賣出天價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