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其他長纓軍的偵察兵需要偷偷摸摸或者化妝隱藏不同,入了魏博軍大本營魏州清虛子老爺子仗著身份,大大咧咧、肆無忌憚的直接闖到了田季安的府邸,然後被田季安恭恭敬敬的請了進去。
畢竟,清虛子不僅僅是火藥大師,同時也是一位醫術不俗的道爺,沒有人會拒絕這樣一位大佬來給自己續命。
適逢嘉誠公主病重,清虛子兩幅藥之後,嘉誠公主的身體狀況有了明顯的起色。
然後在田季安的再三挽留之下,清虛子勉為其難的留了下來,幫助嘉誠公主調理身體的情況下,堂而皇之的在田府內打探情報。
在清虛子這位頂級間諜的輔助之下,作為叛軍的核心之一的田季安在等於在郭戎的麵前全部透明。
雖然清虛子不知道田季安、王承宗、劉總三人密會的內容,但是密會本身已經可以證明太多東西,
更重要的是,清虛子準備的將魏博軍的部署、盧龍軍南下的具體情況準確的傳遞到了郭戎的手中。
如果不是準確的知道自己要麵對的不是二十五萬,而是整整四十萬河北叛軍主力,郭戎絕對不會讓長纓軍保留達到正常人數兩倍的整整四萬人。
郭戎已經不是當初的愣頭青了,雖然這隻是臨時的擴編,雖然由李誦親自賜名的長纓軍本來就特殊,但是郭戎仍然需要考慮李誦和李純兩位皇帝感受的,畢竟自己還是要在這兩位皇帝手下吃飯的。
隻不過,郭戎更明白四十萬叛軍的分量,這代表在汴州城下的大戰將真正成為一戰定乾坤的決戰,這使得郭戎不得不加倍的慎重和小心。
一如既往,在長纓軍大隊出發之前,重新恢複滿員的偵察兵已經提前出擊,在郭戎率部出征的時候汴州前線的情況已經清晰的呈現在了郭戎的麵前。
盧龍軍的部分人馬已經渡過了大河,抵達了汴州城下,剩餘的人馬也在日夜不停的渡河南下。
汴州的攻城戰雖然還沒有開始,但是河北叛軍已經準備了衝車、雲梯、渡濠器具、投石車在內大量的攻城器械,隨著盧龍軍的抵達,攻城戰的開始已經隻是一個時間問題。
與此同時,汴州城下的叛軍向東、西、南三個方向派出的超過萬人警戒和防衛的兵馬,這一點屬於正常的反應,也在預期的可能之內,甚至於郭戎最初盯著的就是這部分人。
以長纓軍的訓練、素質、後勤、補給行軍的速度相當驚人,在陝北山區尚且能日行四十裡,如果放在地勢平坦的中原地區,在保證一定戰鬥力的情況下,日行五十裡並非不可實現。
郭戎的最初計劃就是利用中原地區平坦的地形和長纓軍素質和配置,以日行四十至五十裡的速度向汴州方向高速突進。
在向汴州進軍的途中,先拿向東警戒的這部分河北叛軍磨合隊伍,順便祭旗,借助勝勢推進到汴州城下。
屆時,無論叛軍是否已經開始攻城,長纓軍抵近汴州附近都會打亂叛軍的節奏!
畢竟,已經調集好了兵力,擺好了架勢,正在猛攻汴州,自己的後方突然被人偷襲,損失難以估量。
在這種情況下叛軍必須兼顧汴州城和長纓軍兩個方向,這就使得叛軍的兵力被再次分散,使得正麵和長纓軍作戰的叛軍被控製在一個有限的範圍之內。
這個有限的範圍,在郭戎的定義中則是不至於被包圍。
畢竟,隻要保證正麵迎敵,長纓軍正麵重步兵抗住,近程弓弩支援,遠程八牛弩、投石車覆蓋射擊,騎兵、輕步兵守護兩翼、伺機包抄的家傳戰術就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隻要能做到這一點,郭戎至少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除了這些還有很重要的一步,那就是抵達汴州,吸引了叛軍的注意力之後,郭戎會向洛陽、魯北、宋州方向派遣信使,完成最後的任務。
原計劃郭戎認為是比較完善而且具有執行性的,隻不過整整十五萬盧龍軍的加入,迫使郭戎不得不修改了原有的計劃。
孫子兵法有雲,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
隻有魏博軍和成德軍的時候,迫使叛軍分兵能夠實現郭戎的目的,但是當盧龍軍加入,叛軍的數量達到四十萬的時候,哪怕分兵,對方依舊可以將隻有四萬人的長纓軍包圍,到時候再直接朝著汴州進軍無意義羊入虎口。
四萬長纓軍硬撼四十萬河北藩鎮軍,郭戎即便最後能勝利,多半也是一次興慶宮或者涇州一樣的慘勝,而這種慘勝對郭戎,對大唐來說毫無意義。
所以,郭戎在原有計劃上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
相比較原來高速突進,在郭戎的指揮之下,經曆過大規模重新編製和整合的,長纓軍選擇了速度最慢的攻擊、搜索前進。
一邊行進,一邊磨合,硬生生的將行軍的速度壓製到了每日不超過三十裡,從而曹州到汴州三百裡,將原本五到六天的時間,硬生生的拉長到了十天以上。
相比較慢吞吞攻擊、搜索前進的大隊人馬,經過大規模補充和休整之後的騎兵團,則在莫靈均的指揮之下率先出擊。
莫靈均從所有騎兵和偵察兵中選擇了最為精銳的兩千騎,組成了三個暫編營,兩千騎兵全員一人三馬。
根據郭戎的命令,莫靈均率領三個營的精銳騎兵南下,繞行考城、陳留迂回突進。
三天時間,強行軍三百五十裡,從汴州城東南方向叛軍外圍防禦的缺口突入汴州城下。
莫靈均率部突進到汴州城下之時,汴州城外的護城河已經被填平,全員抵達的叛軍已經擺開了架勢開始攻城,而且戰鬥相當激烈,汴州城牆之下已經堆滿了整整一層的屍體。
莫靈均所部兩千騎兵沒有任何征兆的出現顯然出乎了城內、城外所有人的預料之外。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