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汴州決戰:再學孫臏_大唐:安西最後一個信使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唐:安西最後一個信使 > 第399章 汴州決戰:再學孫臏

第399章 汴州決戰:再學孫臏(1 / 2)

七天的時間,長纓軍中所剩下有戰鬥力的步卒已經隻有八千,其中七成以上是弓箭手、弩手、輕步兵,真正的重步兵隻有堪堪兩千人,這數量,配合上防禦設施以及八牛弩、投石車防守的時候勉強夠用,但是進攻是絕對不可能的。靪span

不需要親臨戰場,甚至不需要下屬們介紹,僅僅從一線戰兵的損失數量,郭戎就可以推測出戰場的戰況以及傷亡的程度。

雖然從一開始郭戎就顧忌到戰鬥會非常慘烈,但是這樣的傷亡還是讓郭戎非常的意外。

很明顯,從一開始,叛軍就無視了傷亡,無視了損失,無視了八牛弩、投石車,強弓、勁弩帶來的傷害,拿出了搏命的架勢。

長纓軍本身的戰術思想之脫胎唐軍的傳統戰陣,從本質上依舊是以正合、以奇勝,先求不敗,然後求勝的思想,所以長纓軍本身就是一支擅長防禦的軍隊。

長纓軍的主帥郭戎,本身就是一個重步兵出身,比起進攻更擅長防禦的將領。

長纓軍創建時候的老底子,本就是興慶宮守衛戰中活下來的那些老兵。

有唐軍的基礎,立足於後安史時代的募兵製,根據長纓軍的器械進行適度的改良,在防禦戰方麵的實力隻強不弱,可以說,防守戰本來就是長纓軍士卒最為擅長的戰鬥類型。靪span

本身就擅長防禦戰,再加上長纓軍高強度的訓練,精良到極點的裝備、充足到了極點的補給,可以在防禦戰領域,長纓軍都幾乎達到了唐軍巔峰。

當然,郭戎知道長纓軍的損失尚且如此的慘重,那麼叛軍的傷亡就更不需要多言了,而事實也是如此。

根據一線軍士和偵察兵的判斷,為了拿下最突起的那座營地,在整整四天時間裡,叛軍至少損失了四萬人。

正在激戰的第二座營地之前,也至少躺著一萬具具叛軍的屍骸,至於受傷者更是不計其數。

根據長纓軍的估算,叛軍到現在戰死重傷,加上失去戰鬥力的兵力應該已經超過了七萬。

聽著羅中文給出的數字,郭戎在心裡簡單一盤算,在這短短十天不到的時間內,雙方戰損的總人數已經達到了十萬!

十萬人!靪span

果然又是一場絞肉機,啟示錄級彆的戰鬥。

無奈的搖了搖頭,估算了一下時間,郭戎詢問道。

“戰況如何?”

“哦,大將軍,根據前麵剛剛送來的軍報,正午之前,對方的進攻強度出現了稍稍的降低,但是正午之後,進攻的強度恢複!”

“現在守衛興盛大營的是哪部分?”

“蒙中郎率領的一個混編的步兵團,兩個器械營,一個後勤營,外加一部分宣武軍,總人數大概兩萬人左右。”

“根據你們的經驗,在興盛的營地,蒙乾還能堅持幾天?”靪span

羅中文、黃漢鎧、歐陽粱等一眾軍官對視了一下,最終由羅中文回應。

“大將軍,您說的加持是最多堅持,還是保證不會全軍覆沒的情況下堅持?”

“嗬嗬,你啊,怎麼玩起這種小把戲了,兩個都說吧。”

“如果在得不到我們後方支援的清下,死守下去,最多堅持兩天,兩天後留守的兵馬會全軍覆沒!”

“如果能夠獲得支援,那麼蒙乾應該可以守到防禦設施的基本被摧毀為止,大概四天左右。”

“也就是說,不算今天,,蒙乾那邊最多還能再支持兩天。”

“是的,大將軍!”靪span

“嗯,第一座四天,第二座五天,看起來合情合理吧~”

在場幾人一愣,接著紛紛點頭。

其實道理也很簡單,雖然蒙乾還能扛兩天,如果咬著牙甚至還能死撐四天,但是叛軍不可能知道蒙乾的底細。

稍稍做一下準備工作,提前一天撤下來,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五天本來就是在保證絕對安全,能夠將所有人沒戰死的人撤回來的時間點。

畢竟,在那種啟示錄、絞肉機級彆,戰死比活著更容易的戰鬥中,崩潰才是常態。

像現在這樣,扛著三成、四成乃至五成的陣亡率,不停的對撞,不停的送死才是非正常的狀態。

“是的,如果對方保持這個強度,做好一定的偽裝,確實沒有太大的難度。”靪span

“嗯,四天、五天、六天看起來很合適,但是,你們不覺得這樣對於對方的士氣是一種打擊麼?”

郭戎這句話一出,在場的幾人又是一愣,當然這幾個人裡麵要排除李焱和郭戎的幕僚吳少雄。

然而,能夠留在現場的幾人,無論是參謀還是軍校,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俊傑,郭戎所說的話他們也很快。

大家之所以覺得堅守營地的時間四、五、六的天數很正常,是先入為主的把蒙乾所部的的戰鬥力恒定了下來,變成了一個定量。

在蒙乾所部戰鬥力恒定的情況下,隨著防禦設施的更加完善,距離後方大營的距離減少,補給線和防禦線的縮短,所能夠支撐實際自然可以適度增加。

但是,長纓軍這樣的軍隊有幾支?

全員陣亡,死戰不退的軍隊有幾支?靪span

配合莫靈均作戰的宣武軍淮西軍的戰鬥力也是不弱,但是在戰場最多堅持一日,日落之後必定撤離。

因為,在這種士卒平均存活時間不超過一刻鐘的情況,下沒有人敢讓他們連續作戰,否則一旦崩盤,到時候就徹底輸了。

就在幾人思索的時候,郭戎抬起頭,環視整個中軍大帳,十幾名處於見習期的參謀一邊忙碌著,一邊探頭探腦的注視著自己這邊。

如果換成以前長纓軍的老參謀們,碰上這種分析戰局,製定計劃關鍵時刻的時候,如果手頭的事不是十萬火急,他們肯定早就湊過來了。

現在這幫從長安接受的新人,明顯還太年輕了,不過這也算是文人出身的通病,臉皮太薄了。

雖然飽讀詩書的他們未來的潛力要遠遠高於早期那些丘八出身的家夥,但是就單單的隨即應變,這些家夥還得連連。


最新小说: 快穿:瘋批美人在線打臉 都重生了,誰還當正派啊? 劉家那些事 99歲被親孫捅死:重生狂寵孫女 末世降臨,我獨自升級 弦!正物質宇宙:跨越 心聲暴露,獸夫們夜夜熬紅眼 我不是道士,這特喵是喪屍! 序列公路求生:我在末日升級物資 崩鐵觀影:太一?阿哈不許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