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這家夥以後會不會成為隱患,郭戎考慮過,但是簡單的考慮一下就不再思考了。
隻要大唐足夠強大,那麼所有人就不會產生異心,但是如果大唐衰落了,即便自己竭儘全力,也無法避免混亂的到來。
就比如,如果不是大唐內部的問題,安祿山又哪裡敢造反呢?
如果有可能,郭戎不介意把蝮武榮拿下,至於蔣文佐,雖然比蝮武榮略遜一籌,但是也是一個合格的萬人規模的指揮官。
對於這種人才,多多益善。
所以,在聽到羅中文的詢問之後,郭戎隻是淡淡的回應道。
“武氏的後人?”
郭戎這一句話,反倒是讓羅中文產生了一絲詫異,這種涉及秘聞的東西,可不是郭戎的擅長。
對此羅中文也沒有在意,既然郭戎已經知道了,那就沒有必要再廢話了,繼續開始通報偵察兵們送來的柳城城內的信息。
“蝮武榮和蔣文佐達成了……”
然而,郭戎知道的東西,其他人卻未必能知道,羅中文不再解釋,卻讓在場準備聽八卦的一眾年輕的將校頗為失望。
隻不過,這幫年輕的將校們並沒有失望太久。
羅中文簡潔的幾句話將城內的信息和變化講述完畢之後,軍帳之內變成了一場郭戎親自指揮下的實兵推演。
將校們的注意力迅速被吸引了過去,開始根據郭戎的預設的條件,推斷包括蔣文佐和蝮武榮在內己方力量的策略,目的和最後的結果。
而且,後方這邊軍校們不停的討論和推演,而前方城內的偵察兵則每時每刻不停的以最快的速度將城內變化傳遞回來。
就這樣,後方討論、推演、學習,前方不斷傳遞信息,郭戎、羅中文、蒙乾等經驗十足的“老將”們則會根據戰報和推演的內容進行解讀和平叛。
當郭戎的中軍大帳中,一幫二十出頭的年輕軍校討論的火熱的時候,蔣文佐再一次成為了主動出擊的一方。
從蝮武榮的手中拿到糧食不到一個時辰,蔣文佐立刻將糧食分發了下去,讓自己手頭的三千精銳和三千雜兵飽餐。
然後,趁著其他勢力沒有防備的時候發動突然襲擊。
六千兵馬從數個方向向著東、西、北的城牆突進。
第一波,蔣文佐確實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東西兩側的守軍本就不多,再加上猝不及防,半個時辰不到時間,東、西兩側城牆就被蔣文佐拿下。
然而,戰況的變化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隨著戰況的推進,掌控的麵積和地盤雖然減少了,但是兵力的密度卻大幅度提高,蔣文佐麾下戰兵推進的速度大幅度下降。
當戰鬥徹底進入北側城牆甬道的之後,每向前推進一步,都需要付出血的代價,推進不到百步,甬道上已經堆放了數百具屍體。
雖然傷亡很大,但是進攻卻一直在持續,就好像蔣文佐是故意派這些家夥送死一般。
這種進攻的程度,甚至讓防守一方都感覺到了不適,但是南側城牆是他們最後的領地,失去了這裡就等於退出了競爭,也等於失去了生命和希望。
於是乎,在柳城的城牆之上,一邊瘋狂的,不計傷亡的進攻,另外一方則被迫進行防禦。
硬抗了一個時辰,沒發現蔣文佐有任何緩和的情況之後,防守者被迫派人離開城牆,向內城的叛軍,以及蝮武榮求援。
對於城牆上的激戰,內城的叛軍表達了唇亡齒寒的意思,但是沒有立刻派兵,至於至於蝮武榮,在仔細的詢問了雙方傷亡的數據,隨後送客。
沒有得到任何援兵,於是不想死的叛軍隻能依托北側城牆繼續死守。
而戰鬥,則在繼續。
當城牆上的鏖戰持續了整整兩個時辰之後,算上遭遇突襲時候的損失,防守一方的實際傷亡已經超過千人。
雖然蔣文佐那邊的傷亡是防守一方的兩倍以上,但是,進攻卻沒有絲毫減弱的趨勢。
當城牆的鏖戰持續了三個時辰,雙方戰死的數量相加已經逼近了四千人的大關,其中整整三千都屬於蔣文佐一方。
而三千似乎正好是一個節點,到了這裡,蔣文佐所部似乎終於堅持不下去了,瘋狂的進攻終於開始緩和。
然而,就在城牆上攻勢減弱,戰鬥的喊殺聲減小的時候,內城一直緊閉的城門突然打開。
一千多裝備精良,士氣旺盛的叛軍突然出擊,分成兩個方向,直撲東西兩側,很顯然直撲進攻失敗之後正在退卻的蔣文佐所部。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算盤打的哪怕是柳城之外郭戎中軍大帳中的年輕軍校們都聽得清清楚楚。
“這幫叛軍,這蔣文佐明顯是實力最強橫的一方,剩餘的三方了力量不想著聯手把蔣文佐拚掉,竟然在這種時候還在勾心鬥角,相互算計……,如果是我……”
“這蔣文佐恐怕也是被脅迫的腦子上頭了,否則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在這種時候消耗大量的兵力……”
“還有,那個看起來聰明的……”
聽著軍校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郭戎、羅中文、蘆孝兵等老將們則相視而笑,他們已經看出了問題,但是卻沒有將他們的推測說出來。
然而,在年輕軍校們的推演中,後續的戰報繼續傳來,聽著從羅中文口中傳出的戰報,一眾軍校目瞪口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