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還有公理嗎?要早一年大明若是能給他提供這裝備,鬆錦之戰他彆說是不會輸了,他甚至敢直接把整個建奴部落都給挑了。
但現在說啥也沒有用了,他已經投降了,現在的他已經是大明的敵人了。
賢明的君主,先進的火器,現在都是用來對付他了。
而最悲催的是,這次大戰,相比於鬆錦之戰,他的處境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因為在他投降之後,皇太極說是重用他,其實暗地裡也信不過他。
不但在暗中提防他,更是讓孔有德和耿仲明兩人直接架空了他。
所以他現在雖然名義上是一軍統帥,實際上,根本就是一個傀儡,甚至處境還不如鬆錦之戰那時候呢。
畢竟,鬆錦之戰雖然崇禎和陳新甲在不停的催戰,但他那時候再怎麼說也是薊遼總督,軍中的事情還是他說了算的。
而現在,他就隻是一個擺設罷了,不管是建奴還是孔有德他們,都不會允許自己指揮軍隊的。
畢竟,跟自己不同,孔有德和耿仲明兩人,是走投無路才會投降建奴的,跟自己相比,他們沒有任何退路,所以他們是絕對不會允許自己背叛建奴的。
“唉……”
洪承疇再次在心中長長的歎了口氣,這他娘的都是什麼事,他就想不通了,怎麼偏偏就自己這麼倒黴呢?
隻是現實不給他時間去悲懷傷秋了,孫傳庭的大軍已經趕到了。
這次與大明作戰,為了謹慎起見,皇太極壯士斷腕,主動放棄寧遠,然後收縮防線,將所有的力量退回了錦州之後。
如今,濟爾哈朗和多爾袞的先鋒軍就駐紮在錦州城,而他們漢八旗和蒙古士卒,則一南一北的駐紮在錦州城外的塔山堡和大興堡。
而相較於蒙古兵駐紮的大興堡,他們漢八旗駐紮的塔山堡,位置無疑更靠前,如今孫傳庭一到,先攻擊的肯定是他塔山堡無疑了。
等三人趕到城頭的時候,看著城外的明軍士卒,這次三人都忍不住同時歎了一口氣。
因為在他們眼前的明軍士卒,精神飽滿,裝備鮮明,軍紀森然,士氣昂揚,一看就知道是精銳之士。
可大明的精銳早就打沒了,這些人中絕大多數都可能隻是新訓練出來的新卒。
而新卒能訓練到這個程度,隻能說明一件事,那就是大明在這些士卒身上花費了海量的錢財,這是大明硬生生用錢砸出來的軍隊。
看看這些士卒,他們再想一下他們自己在大明當將領的時候,心中頓時充滿了酸澀。
那時候他們缺兵少糧,彆說是砸錢了,就連他們的餉銀,朝廷都經常性的拖欠。
而沒有錢,手下的士卒彆說裝備了,最困難的時候甚至就連禦寒衣都湊不出來一套。
所以那個時候的他們,麾下的士卒也沒有什麼軍紀和士氣可言。
畢竟,你不能指望一群隨時都可能會餓死的士卒,還能有無窮的鬥誌為你去打仗。
說實話,就那個時候的狀態,大明的士卒不造反,已經是很對得起大明了。
所以看著眼前這支純粹是用錢砸出來的軍隊,三人心中都是百味陳雜。
大明終於富起來了,士卒終於不缺錢了,可偏偏這時候沒讓他們趕上。
而最尷尬的是,他們此時還站在了大明的對立麵。
就在三人心中百味陳雜的時候,孫傳庭派人送來了招降信。
信的內容也很簡單,三人若是率軍投降,以往之事既往不咎,但是會奪去三人的軍權,日後三人就隻能在大明當個富家翁。
若是不投降的,城破之後,便是三人的死期,就連三人的家眷都會受到他們的牽連。
信裡沒有絲毫虛假承諾,充滿誠意的交代了對三人的安排,但這種誠意裡,卻充滿了對三人的不屑。
似乎三人投降與否,對於孫傳庭來說並不重要。
而麵對這種簡簡單單的招降信,三人自然不可能投降,而且建奴對他們並不是完全放心,就算他們想投降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所以三人看完這信直接就燒了,而且為表決心,耿仲明還把前來送信的士卒給殺了,想借此向建奴證明,他們絕不會投降。
看到三人已經做出選擇之後,孫傳庭也不跟他們多說,直接就調來了炮兵,準備直接攻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