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主薄,城外的田地開墾的怎麼樣了?”
隨著城中的“漢人”百姓數量越來越多,草台班子也得建立起來了,徐大理所應當的也有了一個正式的官職。
這可把徐大高興壞了,一連數天走路都是飄的。
“稟告縣丞,城外被遺棄的荒田有近一半都在重新開墾,隻是缺少器具和耕牛,所以進度不是很理想。”
自從有了官職在身,徐大就連說話也開始有意的去模仿張雲。
“器具的話,我會想辦法的,隻不過耕牛確實沒辦法,他們在山中沒耕牛不是也耕作的好好的嗎,看來是有人想要故意搗亂,延緩進度了。”
張雲意味深長的看了徐大一眼。
如今城中的百姓,除了原來的數百百姓之外,其餘的皆是“主動”歸化的山越人,數量已經超過了兩萬。
為了維持城中穩定,也為了避免山越人聚眾鬨事,張雲直接將青壯抽調走了一大半。
沒了那麼多青壯,耕作的進度自然會比較慢,這點張雲知道,徐大也知道。
隻是這段時間,歸化的數量有點太多了,還沒來得及細嚼慢咽就吞下去了,所以肚子鬨一下也很正常。
“屬下明白了。”
等張雲離開後後,徐大擦了擦額頭的虛汗,趕緊將其他人找了過來,這兩天又要有大動靜了。
被張雲抽調走的青壯大約有三千人,這三千人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平民百姓,要是這些人鬨起事來,那動靜可就大了,城中隻有兩千士卒留守,屆時要出大問題。
這三千青壯,張雲是打算作為作為後備軍源的,原本訓練漢人士卒不可能一兵不死,到了後期,可能軍中的新漢人要占一大半。
所以怎麼將這些桀驁不馴的山越人變成新漢人,變成能放心用的自己人,這是個不小的工程。
除了讓他們自己人看管自己人之外,張雲還特意安排這三千青壯去開墾荒地。
重墾荒田和開墾荒地是兩碼事,荒田雖然說被遺棄了,上麵也長滿了雜草,但好歹底子還在,養個一兩年就好了。
而新開墾的田地,不是說給你一塊長滿野草的地讓你除草,而是需要將上麵的灌木砍倒,將深埋在土裡的根係刨掉,也就隻有青壯能乾這活。
而且新墾的田地,頭兩年基本上是不會有什麼產出的,得持續的養地養上好幾年,產量才會逐漸提升。
北方的土地經過了華夏民族上百年的種植,都是熟地,熟的不能再熟了,而且水利工程也是現成的。
南方就不一樣了,特彆是長江以南的地區,人少就不說了,大片大片的土地都是未開發過的,不是說今年組織了屯田,明年就能有收成。
你得花大量的功夫、大量的錢財去養地,去養麾下的百姓,而且得養上好幾年,你第一批開墾的荒地才會有一個不錯的收成。
任何一個南方政權,都不會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去組織大規模的開墾荒地。
有那功夫,有那人力和財力,打過江去搶現成的良田不香麼。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世家大族喜歡兼並土地而不是去開墾荒地,兼並相當於是撿現成的,直接摘桃子,不比你辛辛苦苦的種桃樹來的舒服?
陵陽被遺棄的荒田還有一多半沒有清理出來,但張雲特意不讓這些青壯去清理荒田,而是乾這種費力不討好的活計,目的就是要磨他們,等哪天磨平了,就可以用了。
其中一部分棱角沒有那麼鋒利的,率先被磨平了的,張雲便會將其編入戶籍,加入軍中,跟正式的漢人士卒待遇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