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渺虛幻的聲音再起,不過這次加重了語氣。
“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
朱元璋飽含不知是怒是怨的情緒大喝著。
不過那聲音卻未曾飄蕩出二人三尺之外便消逝虛無了,好似有某種無形的力量壓製了聲音的傳播。
“你當初選擇這條路時就知道它有多艱難,不能相信、不能依靠任何人,隻能靠自己熬過去。
可是你依然堅定地選擇了它。
到了如今,經曆了那麼多之後。
你後悔了,要放棄了嗎。”
飄渺虛幻的聲音平靜的詢問著。
“我不會後悔,也不會放棄!”
朱元璋堅定的聲音響起。
“那就走吧,武當山不是你該來的地方,那會讓的心變軟,出現失誤。”
隨著話語的落下,模糊扭曲的影像消失不見,似已遠去。
朱元璋留戀地眺望了一眼遠處武當山,繼而沉默無聲地轉身離去。
……
不論是山下紛紛擾擾,還是山上熱鬨喧囂,都無法打擾到此時虞明簡簡單單樸實無華的生活。
以他如今武當道主的身份,天下間能讓他親身招待的人已經沒有幾個了。
故而在定下道號,昭告天下之後,虞明便將後續的招待事宜都扔給了自家老爹,自己則回到居所小院,靜思所得。
靜臥觀雲海,閒來頌道經。
悠然而寧靜。
入道登天門的三關,他的收獲極大。
各種因素輔助之下,先天氣脈修煉可謂是一步登天,一舉構建出右臂中的氣脈網羅,省去了常人數年都未必有成的功夫。
至於宗師境界的修行,已經不是每天按部就班的勤學苦練,就能進步的。
要悟,悟天地,悟己身。
若是悟到了,自然是短時間之內在宗師境再作突破。
但若是悟不到,哪怕是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修煉上,那也是白費功夫。
虞明現在宗師境界的修行已經比尋常宗師多走了一步,天下間能與他做對手的人已經不多了。
隻是他走的太快了,戰過宗師,望過山河,見過眾生,一年歲月就登臨此世頂峰。
走的快,見得多,心靈的變化也就是快且巨大,完全可以說是地覆天翻。
而在與守靜道人一番論道之後,虞明知道,自己是時候慢下來了,靜下來了。
虞明的心自轉戰千裡,掌控襄陽之後,一直都是靜的,這種靜,是心靈的清淨,安寧,祥和。
但他的心靈境界又是不穩定的,因為囫圇吞棗的容納了太多玄奧的道理。
特彆是回到武當之後,從張三豐到守靜道人,無數玄奧至極的道韻湧入他的心靈之中。
固然能容納得下,卻顯得並不穩固。
就像一個人,陡然看了太多的書,心裡難免湧現諸多感觸與想法,腦子亂糟糟的
解決的辦法也簡單,休息一下,放空一下就好了。
虞明現在,需要的就是放空自己。
走那麼遠的路,看那麼多的東西,累是在所難免的。
這個時候,就要停一下,休息一下,之後才能走得更遠,看得更多。
常言道:臥久者,行必遠,伏久者,飛必高。
反之亦然。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