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嶽聳立,巍峨險峻,蒼茫廣闊,清靈神秀,實乃神仙福地之所。
“恒先之初,迥同太虛。虛同為一,恒一而止。濕濕夢夢,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靜不熙。古未有以。萬物莫以。古無有形,太迥無名。天弗能覆,地弗能載。”
綿綿雲海,隨風翻滾。
花草繁盛,層林儘翠的山道上,虞明懶洋洋的躺在牛背上,倒騎著一隻精壯神俊的大青牛。
一本攤開的道經典籍蓋在他的臉上,半露的嘴唇嘟囔念叨著莫名的道文。
山間清風吹拂而過,蕩起素白的衣袍以及蒼青牛角上紅繩牽掛的酒葫蘆。
昏黃的經文書頁,紛紛翻飛,又一頁頁落下,周來往複。
虞明模模糊糊地念叨了幾句道文,經書輕輕滑落,蓋於胸前。
微闔的雙眼緩緩睜開,黑白分明的眼眸深處是一片虛無空靜。
澄澈的天空,璀璨的大日,風起而動的白雲,優雅飄逸的仙鶴。
這一切鮮活自然的事物都在那空明如鏡的眸光中一一劃過,卻又不留一絲痕跡。
清靈神秀的山野中,白袍仙人倒騎青牛,感悟天地自然,實乃一幅意韻非凡的神仙畫卷。
當然,這是一些不明所以的武當弟子偶遇虞明時自己腦補的畫麵。
事實上,虞明躺在大青牛背上的時候,啥也沒想,啥也沒乾,就純發呆。
這段時間以來,虞明每日無所事事。
要不在自己小院裡酣睡半晌。
要不就隨手拿本經書,騎上牛,讓大青牛帶著自己漫山遍野的到處亂逛。
走到哪算哪。
至於虞明騎的這頭大青牛,卻是一次閒逛中機緣巧合所遇,深覺有緣便將其帶在身側。
這頭青牛本是武當專門飼養來耕犁藥田的水牛,每日勞作之後又以藥材喂養,已養了三年有餘。
長年藥性蘊養下靈性很強,性格也是沉穩寬厚,是頭好牛。
而在跟隨虞明之後,在心靈道場的影響以及純淨陽和真氣洗禮下,身形逐漸強健神俊,眼眸中的智慧靈光也日漸濃鬱。
有著向神仙話本中所言的靈珍異獸進化的趨勢。
在大青牛帶領下,虞明仰躺在牛背上,在壯闊雄渾,自然靈秀的武當山脈中平穩的穿行著。
一路上虞明都處於一種虛無空明,混沌茫茫的發呆狀態。
看著行道旁的小草飲下葉端渾圓晶瑩的露珠,沉睡了一夜的繁花舒展身姿,綻放豔華,泉水叮咚奏響樂章。
看著風在戲,雲在舞,陽光在躍動。
看著天地萬象在歡樂喧囂。
如此天地自然造化之玄妙,虞明一一看過,卻也一一忘過。
一切都不曾在他心靈留下痕跡。
至於自身的武功境界虞明都已然忘卻得一乾二淨。
天柱峰金頂大殿中,張三豐毫無影響的斜躺倚睡著。
而其身前的宋遠橋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平靜地將武當近日來的變化訴說給自家師傅聽。
忽然!
張三豐眼皮輕顫,繼而緩緩睜開雙眸,純淨如赤子的目光好似穿透大殿,越過遙遠的距離,落在了發呆的虞明身上。
訝然中絲絲欣慰的笑意浮現在臉龐上。
“心齋之境!”
一直低頭絮叨的宋遠橋猛的一抬頭,驚喜的看向張三豐。
“師傅,您醒了!”
張三豐伸了個懶腰,然後順手在宋遠橋腦袋上敲了個腦瓜崩。
“什麼叫我醒了,我一直都醒著好吧。”
宋遠橋捂著被敲紅的腦門,明智的轉移了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