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欣然接受,還是勉強接受?
是斷然拒絕,還是無奈拒絕?
是惱羞成怒要發兵?又或者隻是色厲內荏發國書威脅?
大門藝總能從大唐朝廷的應對方式中,看出些許虛實來,並且試探成本極低。這一位隔著數千裡來這麼一手,當真是令人防不勝防!
再者,貞惠公主是大欽茂的女兒,可是大欽茂卻不是大門藝的兒子啊!簡單來說,他就是在賣侄兒家的女兒。
就算這個公主被大唐處死了,大門藝也一點都不心疼。
有點類似於大漢當年用宮女假扮公主,給個封號以後外嫁匈奴,隻不過現在是反過來了。
大門藝的如意算盤,隔著幾千裡,方重勇都能聽到響聲,算盤珠子都要蹦臉上了。
“渤海國仰慕我中原文化,這投石問路之計,著實是厲害了。”
哪怕立場不同,方重勇也不得不承認,渤海國主大門藝不是簡單人物。
這一手可謂是進可攻退可守,一點都不擔憂李翻臉的。
王惟忠長歎一聲道:“正如方節帥所說,確實如此。而且大門藝此舉,其實是在試探朝廷虛實,然後再決定到底要不要幫助河北賊軍。河北局勢原本就糜爛了,渤海國若是跟他們勾結,後果不堪設想。”
方重勇有些意外的看了王惟忠一眼,這位王使君不愧是搞外交的人啊,剛剛那番話可謂是一針見血。
大門藝的真實目的,果然是沒有瞞過王惟忠。
這大概也是這封國書被扣押在此的原因之一吧。
“所以王使君是想說什麼呢?”
方重勇已經知道王惟忠不是朝廷死忠,也不打算效忠於當眾弑父,臭名昭著的李。那麼他自然沒必要替朝廷操心。
深夜來訪,目的可就耐人尋味了。
“某收到國書之時,當今天子還未弑父。
因為事關重大,所以下官一直扣住國書沒有送去長安。
但後來,渤海國竟然將貞惠公主送來了。
而大欽茂本來就在登州主持政務,現在他們父女都在蓬萊港不肯離去。
這封國書,也成了下官的心病。”
王惟忠沒有說為什麼貞惠公主不走了,想來不是因為道路不通。
“渤海國國主,隻怕已經認為李必定要失去皇位,所以根本就不想再試探下去了。
但是大門藝又擔心大唐將來要秋後算賬,所以讓貞惠公主和大欽茂暫時在這裡逗留,隻當是來大唐遊玩的。
他們看似猶豫不決,實則在觀望等待。
一旦有人高舉反旗,渤海國說不定很快就會有動作。(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