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我砍了你
行進在撤回國的路上,皇太極單手牽著馬韁,時不時又轉頭看去。
在他身後,一支龐大而又富有朝氣的隊伍正嚴整行進著。
這一番作戰,搶掠了明國畿輔之內的人口幾十萬,糧食軍械輜重戰馬等物資更是一車一車源源不斷的運往國內,幾天過去了,界嶺關依舊是車水馬龍,拉都拉不完。
於後金而言,這是賺了個盆滿缽滿。
這次入塞,皇太極起初也是力排眾議,國內很多貝勒大臣都不看好,認為大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何況在遼東還有十幾萬遼軍精銳。
一旦袁崇煥沒有選擇回京勤王,而是和皇太極一樣,帶領全部的關寧軍精銳攻打盛京,那麼盛京留守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守住城池和皇宮。
但皇太極再一次用事實,堵住了那些反對他的人的嘴。
皇太極和袁崇煥,是一對老對手了。
他自詡對袁崇煥非常了解,他知道,一旦得知自己入塞的消息,袁崇煥會有兩個選擇。
其一便是那些貝勒大臣們害怕的,袁崇煥孤注一擲,選擇圍魏救趙的打法,不僅不回京勤王,而是選擇親自率領全部的關寧軍精銳突襲盛京。
如果是那樣,皇太極也將隻有一個選擇,立即從蒙古撤回國內。
現在的後金,已經不是幾十年前努爾哈赤年代,以人為城的時候了,許多貝勒大臣和後金將領,都在盛京各處安置了家眷,圈地分配了農莊,也就是有了羈絆。
如果皇太極依舊固執的去打北京城,其餘的三個共治貝勒阿敏、代善和莽古爾泰都不會同意。
但就如之前說的,皇太極不僅對袁崇煥極為了解,他更對大明的君臣掣肘相當了解,他幾乎篤定,袁崇煥一定會率領遼軍主力回京勤王。
因為袁崇煥,頂不住關內給他的壓力。
這一次,是皇太極賭對了。
騎在馬上,皇太極的臉上誌得意滿,滿是笑容。
這一次於他而言,是一次徹徹底底的勝利。
入關作戰,其餘三個貝勒的人馬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耗,其中與他最不對付的阿敏部鑲藍旗,更是在永定門、灤河等地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這一次入關,皇太極可謂名利雙收。
他已經在心中盤算好,等回到盛京,便立即著手吞並阿敏的鑲藍旗。
甚至於,接任的人選他都已經想好了。
阿敏是天命汗努爾哈赤之侄,其弟舒爾哈齊之子,如今鑲藍旗留守盛京的小旗主,是阿敏之弟濟爾哈朗。
濟爾哈朗雖然與阿敏是兄弟,但卻行事敦厚,在四貝勒共治的局麵中處於中立地位,將鑲藍旗從阿敏手中奪過來交到他手上,皇太極就等同於少了一個威脅。
一想到四大共治貝勒即將變成三大共治貝勒,皇太極就是在心中暗暗高興。
今後,他還要將共治貝勒的席位逐一減少,直到隻剩下一個,也就是他,大金的天聰汗皇太極!
整個大金,今後隻能有一個人說了算!
正想到這裡,隊伍後方奔回一騎。
“稟大汗,三貝勒、四貝勒!”
“剛得到消息,阿敏從喜峰口撤出關內了!”
皇太極對此不無意外,對於阿敏會臨陣脫逃的舉動,皇太極早有預料。
阿敏此舉,雖然能帶著鑲藍旗主力撤回關內,但一個棄地畏敵的罪名他是逃脫不掉的,皇太極也就有正當理由,將阿敏懲處,並且剝奪他的鑲藍旗。
“知道了,阿敏是怎麼回來的?”
皇太極頗有些明知故問,想要在眾人眼前糗阿敏一番的意思。
果然,他話音剛落,跟在一旁的多爾袞便是大笑一聲,道:“阿敏一定是扔下城中歸附我大金的幾十萬百姓,帶著鑲藍旗夾著尾巴逃回來了。”